著兩面小旗子,將出擊的命令向藏身於數里外密林中的長孫無忌所部傳達了出去。
司徒大人,快看,命令到了!此際的戰場打得慘烈無比,雙方將士合計五、六萬人馬殺得天昏地暗,長孫無忌雖也曾經歷過隋末的戰亂,然則其一生大多是在後方籌謀,甚少有在前線參戰的時候,此時見戰場如此兇惡,竟看得痴了,甚至不曾注意到南山頂上的訊號已然發出,直到站在其身邊的副將蘇定方發覺不對了,這才忙不迭出言提醒了一聲。
啊,哦,好,出擊!長孫無忌回過了神來,抬起頭,看了看南山頂上的訊號,口中漫應了一聲。
是。蘇定方沒好氣地白了長孫無忌一眼,應答了一聲,對著身後的眾將比了個手勢之後,率部沿著密林中一條事先開闢好的小道一路向北急行,穿過一條狹窄的山谷,繞到了依山列陣的高句麗大軍的背後。
唐軍,是唐軍,敵襲!敵襲!唐軍的穿插行動雖然隱蔽,可一出了密林之後,還是被高句麗後軍留守計程車兵發現了,霎那間淒厲的喊叫聲、號角聲響成了一片。
殺賊!蘇定方眼瞅著己方的隱蔽行動已經被撞破,自是不敢怠慢,高呼一聲,徒步便向著高句麗的後軍殺了過去,可憐這支高句麗後軍不過是輜重營罷了,戰鬥力本就有限得緊,哪可能是大唐強軍的對手,更何況人數也不過僅僅三千出頭,被兩萬餘唐軍一個照面的工夫便即屠戮一空。
糟了!原本正觀察著戰場動態的高延壽聽到後頭響動不對,登時就急了,環視了下身邊諸將,眼光落到了安市城守楊萬春的身上,皺著眉頭道:楊城守,我軍背後已現敵蹤,今番恐難勝矣,爾可敢為本帥扼守後路麼?
楊萬春乃是安市本地人,久任安市城守之職,但其卻從不向蓋蘇文低頭,甚至拒絕承認蓋蘇文的攝政之名號,為此,蓋蘇文曾下令捉拿楊萬春,不料安市百姓卻聯合了起來,將前來捉拿楊萬春的欽差趕出了城去,後頭蓋蘇文又曾令高延壽兄弟出兵討伐楊萬春,卻不曾想一向唯蓋蘇文之命是從德高家兄弟不但不肯出兵攻打安市,反倒直言楊萬春乃是國士,深得百姓之心,不可妄動,蓋蘇文無奈之下,也就只能預設楊萬春安市城守之職,此番唐軍大舉攻遼,楊萬春也率部會同高氏兄弟一道起兵反擊,前番高家兄弟強要進軍雲崗時,楊萬春就曾極力反對,認為唐軍遷延不進,其中必定有詐,建議高家兄弟撤軍固守安市、烏骨一線,靜候唐軍來攻,怎奈高氏兄弟不聽,執意要進軍,此時既已遭前後夾擊,形勢已是危在旦夕,楊萬春自是清楚此戰大敗已不可免,原本正準備出言勸諫高延壽率主力即刻揮軍擊穿後路的唐軍,爭取能多挽救些精銳士卒,卻沒想到他尚未來得及開口,高延壽反倒先發話了,這令楊萬春心頭不由地一沉,已知大勢去矣,無奈之下,只好躬身應答道:請高帥予末將一萬兵馬,末將願盡力而為之!
那好,左右騎營都交給你統領好了,快去罷。高延壽並沒有注意到楊萬春眼中閃過的一道精光,隨口/交待了一句,便將調兵的虎符遞給了楊萬春,自己卻緊趕著扭過了頭去,面帶憂慮地看著形勢漸已窘迫的正面戰場。
是時,因著有薛仁貴這個殺神在,高句麗軍左翼已然徹底陷入了混亂之中,儘管高惠真數次努力著想要將散亂的己方騎兵重成陣,可每一回的努力都被薛仁貴率部衝亂,死傷慘重之際,原本出戰的兩萬精銳騎兵到了如今已損失了六、七千人,剩下的殘軍雖依舊苦苦支撐,卻已是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