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劉備,用喪家之犬來形容,一點都不為過。
經過十餘日的狂攻,劉備終於逃至了高句麗東部的沃沮城,這座城池東臨大海,與倭島隔海相望,乃是高句麗最東端的一座小城。
這座小城,也是劉備出使倭島,聯絡張飛的起點所在,孫乾幾次三番的出使,都是從這裡浮海東渡。
當劉備逃至沃沮城時,幸運的與孫乾會合,收拾孫乾所帶之兵,勉強聚起了五百餘眾。
而這時,斥候不斷來報,楚軍的騎兵正晝夜兼程,不斷的向沃沮尾隨而至,最多隻有兩日,就可殺到這裡來。
“東有大海,西有追兵,已是無路可去,難道,真是天要亡我劉備嗎?”立於城頭,吹著海風的劉備,仰天高呼,一副悲憤之狀。
左右田豫等隨眾,個個也黯然無比,所有的忐忑與絕望,都寫在了臉上。
一片沉默中,孫乾上前,拱手道:“陛下,天無絕人之路,臣以為,陛下還未到山窮水盡之時。”
劉備眼眸一亮,悲憤的臉上,閃過一絲精光,忙是巴巴的望向了孫乾。
“陛下莫非忘了,還有翼德將軍在倭島呢,陛下何不隨臣浮海往倭國,去投奔翼德將軍呢?”孫乾獻上了他的妙計。
劉備的身形猛然一震,眼眸之中精光吐露。
田豫也是精神一振,忙道:“公佑所言極是,翼德雖在樂浪大敗,但好歹還有倭島做根基,假以時日必可恢復元氣,陛下若是去投奔翼德將軍,有大海相隔,那顏賊必不能追。”
兩員殘存的大臣,均提出東逃倭國,投奔張飛,劉備眼眸希望湧現,精神一下子激動起來。
激動了片刻,劉備卻又顧慮道:“翼德雖表示願重歸於朕,但始終對朕存有疑忌,不肯親來朕的駕前效力,如今朕落魄前去投奔,朕只怕,會重蹈獻帝的覆轍啊。”
劉備這是害怕,張飛對他心存顧忌,到時將他軟禁起來,如漢獻帝劉協那般,把他變成傀儡。
一想到劉協的慘烈經歷,劉備就心中發毛,他當然不願意過那種整日提心吊膽,看人臉色的痛苦日子。
孫乾也默然了下來,一時間不知該說些什麼。
而在此時,田豫卻笑道:“陛下多慮了,翼德將軍雖與陛下有疑忌,但他畢竟只是一武夫,非是曹操那些的奸雄,只要陛下表現出足夠的誠意,必能感化了他,讓他放鬆警惕。介時陛下再慢慢的侵蝕其權,收奪其兵,假以時日,還怕不能把倭島掌控在手中嗎。”
一席話,令劉備精神大振,那灰暗的臉上,悄然閃過一絲陰惻惻的詭笑。(未完待續……)
第一千零一十二章 二 貨
瀛州,大阪城。
宏大的殿堂之中,張飛枯坐於上,以手託額,滿臉的凝重。
從樂浪郡的失敗,到逃回大阪城,已經過去了一月,這一個月的時間裡,張飛依然未能從那場慘敗的陰影之中走出來。
三萬大軍,那可是張飛經營瀛州多年,好容易才聚集起來的軍隊。
瀛州人口雖有百萬之眾,但卻分佈於諸島之中,官府掌握的編戶之民,其實不過數十萬而已。
這數十萬倭人尚處矇昧初開,訓練為兵的難度,遠比訓練漢民要難。
除了訓練之外,就是衣甲兵器,雖說張飛從中原攜裹來了不少工匠,但只依靠這點工匠,打造出三萬人的衣甲兵器,其辛苦程度可想而知。
數年時間,張飛不過裝備起了四五萬多兵馬,而樂浪一役,張飛就損失了一萬五千餘眾。
這也就是說,一戰之下,張飛就喪失了三分之一的兵力。
元氣大傷的張飛,如何能不心有餘悸。
還往大阪城後,張飛心裡那個憋氣啊,很久都沒有恢復過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