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進行大規模的投機其風險是任何人也不敢承擔的,即便是小春絕收,僅僅四個月後,就會有一季佔一年糧食收成主要的大春收穫,沒有人能夠預測老天爺的臉色,即便是你碰巧押對了小春的寶,難道你還能押對大春的寶?而且糧食生產也並非僅僅侷限於一郡一地,發達的水陸交通可以調劑和彌補這種災害帶來的不平衡,除非那個瘋子會認為整個一大片地區會毫無理由的連續發生自然災害破壞這種調劑的能力,但這種機率似乎比買西大陸開始流行的博彩遊戲裡中頭彩的機率更小,而付出的代價卻是驚人。
糧價就在整個東大陸人們憂慮的目光中扶搖直上,並在大陸公曆698年4月12日突破了15金幣每擔的心理價位,當三種主要糧食(小麥、穀子和小米)帝都的報價突破了每擔15金幣後,一類雜糧(玉米和高梁)一下子從9金幣每擔躍升到了12金幣每擔,連平素糧食商人們不屑一顧的二類雜糧(紅薯、大麥和山藥)也一口氣竄上了10金幣每擔的價位,而即便是這樣的價格,卻帝國最大的三大糧食交易市場(中州糧食交易市場、金陵糧食交易市場、岳陽糧食交易市場)內卻依然是貨源緊張,大部分時候依然是有價無貨,而鄰近國家和地區如越京糧食市場一樣是風起雲湧,貨源更加吃緊,而這已經創造了近二十年來帝國糧食報價和東大陸糧食報價的新高。
而受此影響,整個帝國內涉及民生的各種重要物資價格都開始瘋漲,肉類、藥材、食用油、棉布等價格都開始出現不同程度的大幅上揚,尤其是酒類由於受糧食價格的猛漲影響,價格更是比原來的翻了幾番,而酒商們卻依然因為擔心原料會進一步漲價而不肯出貨,使得帝國內的酒價出現了幾十年難遇的高位。
伴隨著各類物資價格的瘋漲,整個東大陸的局勢又開始出現一種病態的動盪不安,從北面的利伯亞諸國到南面的馬其汗和米蘭,都懷著一種複雜的心態注視著這一切,唐河帝國這個泥足巨人根基已經動搖,如果再來一場大的風波,也許這個巨人就會在風雨中轟然倒下,這固然是一件好事,但什麼時候倒下各方卻有著不同的期望。而最令他們擔心的卻是這一場風雨似乎並不僅僅是針對唐河帝國一家而已,而是覆蓋了整個東大陸,雖然是以唐河帝國為中心,但在中心周圍的風暴也並不小,他們發現自己國家一樣擺脫不了,甚至有越陷越深的跡象。
第十九節 擴張主義
就在包括唐河帝國在內的所有東大陸諸國和地區的政要們懷著一種擔憂的心態關注著這不斷上揚的物價時,作為帝國西方主人的李無鋒卻心情幾位愉快的躺在漢中府城內的郡守府內的花園裡享受著一天中最美妙的時光。
用過午飯的無鋒仰躺在青石板鋪就的小亭中的安樂椅上悠哉遊哉的看著今日送來的幾分報紙,這已經成了他午休時候的最佳輔助休息活動,《帝國新聞》、《每日快訊》、《西北星報》這三份報紙已經成為了無鋒瞭解帝國和自己領地內情況的一個重要渠道。雖然每天送到他面前的各種情報資訊堆積如山,即便是經過秦霜影和蘇婕的篩選後送給他過目的已然是讓他目不暇接,但他不喜歡這些從作用和真實性更為重要更為可靠的東西,刻板的文風和枯燥的文筆讓無鋒對情報部門中專門負責撰寫整理這類情報彙編的傢伙很是不滿,但他也同樣清楚這不是士子文人吟詩作賦,都有著固定的格式,讓他也無可奈何。
所以在閒暇之餘,他更喜歡看看文風活潑言辭犀利針對性更強的各類報紙雜誌,這些媒體專門聘請的寫手記者們不但嗅覺靈敏,而且文筆精煉思想深刻,其中很有些眼光獨到見識不凡的傢伙,每每在午休時間,無鋒就喜歡選些報刊雜誌作為自己休憩時的調劑,一邊看報,疲倦時可以小寐一陣,這種忙裡偷閒的生活乃是無鋒現在最珍視的私人時間了,也最討厭有人來打擾。在這種情況下,除非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