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場一片沉默,半天沒有人出價,吳迪忽然想到:
“如果三個都不出價,那會發生什麼情況?接著來還是……”
時間一秒一秒的過去,一分鐘實在是太短了,現場壓抑的氣氛剛起,計時的數字已經跳到了58,三個聲音幾乎同時響起。
“一千六百二十八萬五千元!恭喜這位朋友!”
拍賣師這次終於聽清了,最高價一千六百二十八萬五千元,只比第二名高出整兩萬!
吳迪悠閒地坐在椅子上,一千六百萬?還行吧,這件高仿在市場上按照現代工藝品**,價格也不會低於三十萬,一千六百萬虧的也不算多,總比買個只值幾十塊錢的破碟爛碗回去強。只不過希望你們運氣好點,千萬不要拿去送禮,否則一旦被人認出來,損失可就大了!
接下來還有兩個大坑,一件是康熙朝青花人物大罐,只是底價估計都會上千萬,還有一件就是鄭板橋的那幅竹圖,價格也不差彷彿。吳迪琢磨著是不是再擺他們一道,希望到時候不要坑到一家去,不過他要真是那麼貪心,那也只能說是自找的了。
現場經過短暫的混亂,拍賣繼續進行。
接下來一件仍然是瓷器,白瓷筆洗,流拍了。本來要說仿的也不錯,可惜因為吳迪的原因,也可能是因為前兩件競爭太過激烈,這件倒黴的排在大熱的後邊,又仿的不是什麼名瓷,只好洗洗回家等下回了。
隨著拍賣的進行,明顯的可以看出,大家的報價比上半場謹慎多了。雖然能拍出上千萬的可能只有幾件,可是這瓷器和書畫作品只要被懷疑是真的,幾乎件件都能過五十萬,這可不比剛才搶雜項,很多才幾千塊錢就能得手,高也不過虧出去幾萬而已。
拍賣是瓷器和書畫插花進行,吳迪看上了一幅楊凝式的刻帖《步虛詞》,最後經過小小的競爭,以一百九十二萬的價格成功拍了下來。
楊凝式是唐朝末年的進士,後歷仕後梁、唐、晉、漢、週五代,官至太子太保,世稱“楊少師”。他的書法藝術被人稱為是在唐、宋兩代的書法藝術高峰之間架起了一座橋樑,開啟了宋代尚意書法的先河。蘇東坡、黃庭堅、米芾等大家都非常的推崇他,而且由於時代的貼近,他們每一個都可以說追摹過楊凝式的作品。
而所謂刻貼,也稱法帖。唐代以來由於朝廷的功令,民間的喜好習書者已遠遠不限於少數經生書吏。為了解決範本不足的問題,人們借鑑了刻碑時摹勒上石的方法,將名家手跡轉移到石頭或硬質木料上刻成陰文,再用傳拓技術製成拓片裝裱成卷冊以供人欣賞、臨習。其成品習慣稱帖,所以叫做刻貼。
書法作品比畫作還要難以分辨真假,因為歷史上有名沒名的高手實在是太多了,幾乎沒有一個鑑賞家敢號稱能認識所有書法大家的筆跡。這方面更多的鑑定手段是看款識,以及一些收藏印鑑。
這件作品的款識倒是齊全,但是個別收藏印鑑看起來很像是作偽的,所以雖然吳迪出價堅決,也有關注他的人跟到了最後,但是可能因為決心不足,最後決戰時加價幅度不如他,才讓他以一個相對低廉的價格得手。
吳迪得手後做了一個如果明白他真意的一定會說他很欠揍的動作。他裝作好像是聽到了身後大門處的動靜,半欠身轉頭微笑著朝後看了一眼,害的身邊的宋世明都跟著看了看,
“怎麼了?有事?”
“呵呵,沒什麼,有點小得意,炫耀一下。”
宋世明哪知他的真意是要通知那些人,你們看,我出價就是真的想拿下!對他的話信以為真,忍不住拍了他一巴掌,
“你啊!年輕真好!”
吳迪一頭的黑線,這不關年輕什麼事好不好,我這是在害人啊!
拍賣繼續進行,此時已經很難出現大家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