冷著一張俏臉跟在最後,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百里距離看似很遠,然而七人個個腳力不凡,只花費不到三個時辰就已經到了赤炎山山腳。從山腳下往上看,赤炎山是天接雲濤連曉霧,其高無比,其寬大無邊。整個赤炎山由下而上,界限分明,被分成三大部分。最底層被茂密的古樹覆蓋,中間則因受到高度影響,一片雪白,最上層卻是一片赤紅,這是因為赤炎山山頂的火山口一直在噴發流出的熔岩所造成的。熾熱的熔岩,只留下一段距離,就似乎被某種力量阻攔,再下不得。每當沒有云朵遮蓋時,山尖那一抹赤紅就格外的顯眼。
可是最讓人矚目的當屬巨大的赤眼蜂上,那一條筆直向上,直通位於山腰的炎宗大殿的通天梯。據吳友福說,這條通天梯,寬三十丈,全長二十五里,共有臺階數十萬級。姜巖聽著時,只覺得這通天梯定然極為壯觀。然而,當他站在第一道臺階上,仰望看不到盡頭的臺階,彷彿真正的通天大道,才真正瞭解,何為通天梯
姜巖等人登梯自然不會一步一臺階,真要那樣,猴年馬月才能達到炎宗大殿?
儘管通天梯如此之長,但七人中最弱的姜巖,也是凝勁期十品的武者,攀升的速度自然慢不了。
七人走到半途,忽然姜巖神情一動,不經意地往後看了一眼。在這時,恰好祁連山與五方山山主同時回頭往後看,兩人頓時注意到姜巖這細微的動作。兩人不禁訝然,不清楚姜巖是無意中的巧合動作,還是真的發現了後方的動靜。
須知,七人這一路上,都不會刻意去留意後方的動靜。何況那動靜的來源,距離他們還是如此之遠。
這時,其他人也發現了兩位山主的動作,同時回頭看。
卻見筆直的通天梯上,除開他們,並無他人。可過了一會,孤山真人與孤鴻真人同時看下通天梯左邊。下一刻,在他們近百丈處,有七道人影忽然從則面茂密的樹林中穿出。
這時,祁連山與五方山山主都用餘光,注意著姜巖。卻見姜巖面色如舊,看不出半點變化。只得把心中疑惑壓下下頭。
“好個沉得住氣的小子,看連山一脈雖然只帶了一個弟子參加承傳弟子的評定,卻如此篤定,不是沒有道理。”五方山山主心中想著,看向自己帶來的兩個弟子卻有些憂慮。
“是七曜山一脈”孤鴻真人迅速辨認出了來人。
“每次都是從側面直接插過來,除了七曜那個彆扭的老鬼還有誰。”孤山真人晃了晃他手中酒壺,毫不掩蓋自己的厭惡之情。
“我們走,別理他們”五方山山主性情與孤山真人沒什麼兩樣,他直接招呼了聲眾人,就當先邁開步子,朝上走去。
然而,後方七人教程卻極快,很快姜巖就能清楚聽到後方的腳步聲。
通天梯很寬廣,姜巖七人自然是堵不住路的。
那七曜山的七人很快就來到姜巖的左邊。
當頭一人,頭戴金冠,額寬鼻挺,雙眼開闔間精光閃現,一張薄唇弧線下滑,此人的面相給人一種很是凌厲的威嚴感。尤其他行走間,大步疾走,彷彿任何敢當在他身前的東西都要被碾碎一般,鋒芒畢露。
具有如此氣勢,不用說,肯定是七曜山山主。七曜山山主本名叫劍星河,當上山主之後則稱之為劍七曜。
跟在劍七曜身後的三人,為兩男一女,三人均不好判斷年齡,但可看出,是跟孤山真人等為一輩。而令姜巖注意的,卻是跟在最後的三人。這三人同樣是兩男一女,女子一看就知道是前面那一位女真人的弟子。而吸引姜巖目光的,則是兩個年輕男弟子中的一個。
那一男子,面相俊美,穿著一身月白色武服,手持一杆黃金短槍,短槍持於背後,整個人顯得英武不凡,正是姜巖在古堡中曾見過兩面的牧清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