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炮孔漫出濃烈刺鼻的硝煙,球體的炮彈也發shè而出,而那沉重的火炮也因巨大的後坐力而往後倒退了幾厘米。
普魯士軍隊放置在步兵營陣列兩翼的火炮相繼發shè,炮彈以平直的軌跡像樹林深處襲去。這些實心彈或是擊歪了樹林外圍的幾棵樹,或是將低矮樹木的根枝擊飛——nòng得樹葉滿天飛,只有極少數法軍士兵不幸被擊中身亡。
在火炮的掩護下,普魯士軍隊開始以連為獨立行動單位的作戰。
五個完整編制的連隊,各自排列為獨立的三列橫列隊形,以彼此相距四五米的形式形成了一個弧度較小的半弧線,並起步向樹林行去。
在這一條半弧線之後,分別是同樣以連為獨立行動單位方式部署的兩個營。這兩個營分別在半弧線的左後方和右後方,彼此相距有十米左右,而他們各自都分列為六個前後左右相距四五米的長方形連隊橫列。他們彷彿預備隊一般,單手握著槍桿、將槍尾chā在地上,只站在原地目視友軍前行。
這兩個如同兩翼的營之後十餘米,又是以同樣形式部署,卻改左右平行排列為前後垂直排列的兩個營。他們彷彿後衛一般,站在部隊的最後方。
普魯士軍隊的火炮也是十二磅炮,普魯士國王腓特烈二世也是一位極為注重炮兵的軍事將領,他在奧地利王位繼承戰爭和七年戰爭中所取得的輝煌成就也與麾下統一裝備的十二磅炮不無關係,但是,由於普魯士的資源、製造能力有限,他們只能以“每千人兩mén火炮”的規制進行步兵、火炮搭配,因此,他們只能利用火炮來進行火力掩護,而無法像路易對法軍炮兵所要求的那樣——進行火力壓制。
情況大出貝爾蒂埃意料。
他原以為普魯士使用火炮之後,拉法耶特的火力就將被壓制,而隨著火力減弱,jīng銳的普魯士士兵也將毫無險阻地衝進樹林,與輕步兵展開
òu搏戰,並利用人數優勢佔據上風。然而,普魯士並未因火炮地到來而佔據優勢,拉法耶特的輕步兵也仍然能有效地作出打擊,這從他看見普魯士陸軍每走一步都會倒下數人中便覺察到。
路易結束沉默的狀態,高喊一聲“火炮準備。”
隨即,本就準備就緒的那十五個連隊的四十mén火炮旁的炮手便提起了jīng神,全神貫注地等待著接下來的命令。
法軍炮兵部隊以四mén火炮為一個炮兵連隊,以兩個連隊為一個炮兵營,再以四個營為一個炮兵團,而在軍團之內,無論有多少個炮兵團,都統一編為炮兵師。炮兵師和炮兵團的編制只是為了方便軍團內所有炮兵能有統一、有效的行政管理,方便軍團長直接掌控麾下的炮兵部隊。而在戰鬥時,炮兵仍然以營、連為單位部署至步兵師,故而在一般情況下,炮兵師和炮兵團的指揮官與運輸隊長無二,並不負責直接指揮作戰。
此刻,路易同時聚集了十五個連隊六十mén火炮,而且這些火炮或來自萊茵軍團,或來自近衛軍,並非一支部隊、一個系統,因此,他自己也就乾脆擔當了炮兵指揮官的角sè。
他高聲下令道“炮口左移三十度,目標是普魯士人。”
他身前的火炮率先轉動角度,而後左右兩翼的火炮也相繼調動角度。
不待火炮全部調整完角度,他便再下令道“準備榴霰彈,發shè兩次。”
他並不擔憂遠端的炮手無法親耳聽到由他口中說出的命令,但他卻相信炮手們都能接到這一命令。
在由他親自批註過的法軍條例中,記載有像現在這樣大規模集中使用火炮的指揮辦法。炮兵總指揮官無論在哪一mén火炮後,那一mén火炮的炮兵都有責任將指揮官的命令傳達給旁邊的火炮負責人,如此口耳相傳,直到最後一mén火炮為止。
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