鷹揚。威鎮三江靖,名聞四海香。臨終遺大事,專意屬周郎。”
孫策既死,孫權哭倒於床前。
周瑜、張昭上前諫言道:“此非將軍哭時也。當一面治喪事,一面理軍國大事。”
孫權方才收淚止住哭聲。
周瑜令孫靜理會喪事,遂請孫權出堂,受眾文武謁賀。
孫權即位之後,周瑜並未在吳郡過多流連,告辭新主孫權,起身欲趕往江夏。
孫權對周瑜言道:“將軍此去當使三軍受命,舉哀以告長兄在天之靈!江東士兵多為長兄昔日老兵,甚受長兄之關愛。若是得知長兄身故,無不驍勇效命。如是江夏可保,南鄉可勝也!”
周瑜聞聽孫權此言,心中甚為孫策寬慰。孫權之見識果然遠勝其兄,一語中的。
周瑜答應了一聲,撥馬而去。
東吳江東大營,諸將在營外迎接周瑜。
見其身著素裹,頭系白綾,魯肅、太史慈急忙上前聞訊:“都督,莫非主公?”
“哎!”周瑜口打唉聲,嘆了口氣,說道:“主公救治不及,已經駕崩。今文昌侯上位,總領江東吳國政軍之事。主公生前謂瑜,要幸相文昌侯。諸公當與瑜一同輔佐文昌侯,共同振興江東!”
“願與都督同甘共苦!”諸將皆言道。
周瑜遂帶眾將入內,傳令降下旗幟,懸掛白幡,三軍將士皆著素裹孝服,為主公守喪三日。
西岸漢軍營寨之中早有信報稟報到了陳宮耳中。
“什麼?孫策死了!”陳宮乍聞此事,頗為震驚。
黃敘兄弟也得知此事,前來向陳宮求證。
“御史大人,吳主孫策亡故,我軍可是發兵攻打之!”黃敘問道。
陳宮亦是以為這是一個機會,決定趁著敵軍為主發喪之時過黃河以攻敵軍。遂使人召集眾將,商議出兵之事。
眾將到齊之後,陳宮便提出準備出兵攻打江夏。
陸軍都督許儀言道:“大人,此時不可出兵!某初時也想使大船運送陸軍兵馬過河,遂遣鷹揚探馬前去打探。發現敵軍雖然舉哀,卻是比當初更現精神。據說,周瑜送走孫策之時,將江夏兵馬交個了魯肅。魯肅竟然沿江設下哨所並與險要之處設下箭塔,我軍貿然進攻恐難取勝!”
“啊?竟有此事?標行,汝何時得知此事?”黃敘急忙問道。
“剛剛!某正欲前來稟報御史大人,卻聞大人召集,便匆匆趕來!”許儀說道。
陳宮聞言,急忙傳來鷹揚探馬,使其馬上前去打探!
荊州戰事暫時因為魯肅的防禦陣勢使得陳宮將出兵之事擱淺。
倒是南方兵馬竟有徵戰。
卻說田豐、張任一部。
交州副都督劉善統領麾下驍騎將軍樂綝(樂進之子),攻下衡陽,而後統領大軍直逼廬陵;副都督許洋統領麾下驍騎將軍李禎(李典之子),攻下耒陽,而後統領大軍往廬陵與劉樂大軍會合;大都督張任和左光祿卿田豐統領魏源(魏續之子)、成雄(成廉之子)、郝放(郝蔭之子)三個師部直逼陸遜鎮守的延平一帶。
廬陵守將丁奉、丁封兄弟得知耒陽、衡陽陷落,趕忙徵召募兵。
衡陽敗兵萬餘在副將韋召的帶領下投奔丁奉。
丁奉以協防為由使其屯兵城外西面,設下營寨,以作接應;又使城中主簿丁康帶著酒食等物前去慰問士兵。
不久,耒陽兵馬也敗退下來,統軍將領乃是耒陽守將步驚風。
丁奉遂使其屯軍廬陵城東面,設下營寨,以作接應;再次使城中主簿丁康帶著酒食等物前去慰問士兵。
漢軍士兵很快就追了過來。
次日中午,先是西南面出現一哨兵馬,約有三四萬之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