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朝鮮儒家學院中,我古籍記載,所謂文言詩,必須遵循‘四聲八病’,否則就不能稱之為詩!”
說著望向了蘇懷,沉聲道:“如果是我們儒家學院擔任泰山詩會的評審,只怕蘇老師絕不可能登上山頂,因為那首《將進酒》,完全不符合‘四聲八病’……”
《將進酒》開頭的:“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復回。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髮,朝如青絲暮成雪。”確實沒有平仄押韻。
楊教授這麼說,完全就是為了當眾戳破蘇懷“絕代詩聖”的名頭。
可蘇懷絲毫不生氣,因為《將進酒》是詩仙李白的大作,而李太白,不知道有多少首詩都沒有對應著‘四聲八病’,平仄押韻。
難道李白的詩,就不算是詩了?
真真是笑話,‘四聲八病’是南北朝的周,沈約開始研究的,可週,沈約難道就可以定義李白的詩,不算詩了?
這朝鮮儒家,真是讀死書,讀到滿腦子漿煳了,這要是一般網友學生,這麼說就算了,你楊教授好歹是儒家學院的教授,身為儒家代表,竟然拿著這些條條框框來嚇唬人,簡直是迂腐到了極點。
蘇懷雖然心中冷笑,表面上,卻是很無奈的樣子,問道:
“那請問楊教授,那趙靈兒在水月宮中吟的一首詩,你覺得如何?”
楊教授微微笑著摸著自己山羊鬍須,心想蘇懷這是要考他記不記得住啊,得意道:
“既不回頭,何必不忘。
既然無緣,何須誓言。
今日種種,似水無痕。
明夕何夕,君已陌路~~
蘇先生,我可有記錯一個字?”
這首詩,也是給現場眾人印象比較深刻的詩之一。
看著楊教授那得意的樣子,蘇懷似乎有些無奈,點頭道:“完全正確,在楊教授看來,這是詩嗎?”
“可這依然不是詩。”楊教授呵呵笑道:
“這段話除了每句四個字外,在用詞造句上,和古詩風格完全不同,四個韻腳,沒有一個對的上的,完全是胡來。”
楊教授得意洋洋的評價時,卻沒有注意到,現場遊戲迷們臉上都露出極為不滿的表情來了。
因為大家都很喜歡這首詩,因為趙靈兒在當時的情境下,就應該說出這樣的畫,這四句表達的感情層層遞進,到了“明夕何夕,君已陌路。”達到頂峰。
在場每位玩家,剛才聽到蘇懷念出趙靈兒在洞房前的這首詩時,心裡就如同李逍遙一樣,同樣是願意指天發誓,包拯今生永不辜負這個女孩。
這種情感上的巨大共鳴,難道就不是詩嗎!!!!
而楊教授絲毫沒有感受到這個氣氛,他只是覺得自己打中了蘇懷的七寸,讓蘇懷無法矇混過關了,他擺出一副學界長輩的模樣,沉聲道:
“蘇先生,這些既然不是詩,那作為炎黃文化代表是不是該重新修改一下,謹慎一點,而不是把半成品,就拿出來誆騙大眾?”
“楊教授說得有道理。”一向油鹽不進的蘇懷被人這麼公開教訓,竟然猶如乖學生一樣,連連稱是,令眾人都是驚訝不以。
但是蘇懷接下來的話卻令楊教授,嘴巴就張開了。
“那我現在就改。”蘇懷淡淡地道。
“你要現在改……?”楊教授腦子還沒轉過來,愣了一下。
“現在,立刻,馬上。”蘇懷點頭道。
“剛才楊教授批評我的時,我就做了深刻反省,就把酒劍仙的那首詩已經改了。”
“你可改好了?可要嚴格按照‘四聲八病’!”楊教授措手不及。
“請楊教授指教了,酒劍仙的十里坡的詩,我重做為《逍遙遊》。”蘇懷說著,悠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