片人提過,某些二三線藝人,專演偶像劇和生活劇,可能還需要家裡四處打點,並且提供生活費;而神劇的演員們,只要夠努力,往往有接不完的戲,能賺到大筆的收入。
誇張點來說,在機會遠比能力重要的影視行業,神劇的演職人員可能是相對比較接近“一分耕耘一分收穫”的那一類。
某種型別的電影和電視劇的流行,往往是多方面的原因造成的,不可能只簡單的將問題歸納到任何一個人或者單位的頭上。
就像是美國隊長痛扁希特勒和昆汀?塔斯蒂諾將納粹高層一鍋燴那樣,無論是中還是美,對影視劇其實都有類似的態度——政治正確必須鼓勵,允許浪漫主義想象。
當然,適當的想象和新增,為娛樂劇目帶來更多的娛樂,所有人都喜聞樂見,但加入某些惡俗元素,那隻能說確實該被吐槽。
總之,作為曾經的業內人士,杜克大致比較清楚那隻大剪刀的底線在什麼地方,而且他是個能做出適時調整的導演,也不是克里斯托弗?諾蘭那樣的頑固派。
抵達少數族裔社群,杜克拍攝了不多的幾個鏡頭,就結束了一天的工作。
巴黎的外景戲不多,卻相當零碎,而且不時就要根據市區的相關情況調整拍攝計劃,在進入2004年一月中旬的時候,劇組終於迎來了最後一場戲。
所有高難度的鏡頭基本都是在伯班克的攝影棚中拍攝,對於利亞姆?尼森來說,這裡最難的無疑就是奔跑的戲,當他在塞納河的一座橋上跑完最後一次時,杜克宣佈了拍攝全部結束。
這部影片只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完成了所有鏡頭,杜克沒有在巴黎繼續停留,他需要返回洛杉磯繼續後期製作,也需要在頒獎季的衝刺階段,去各種場合刷存在感。
在眾多評委面前混眼熟,有時候也是很重要的,首當其衝的,就是即將開始的金球獎。(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四百九十三章 空戰專案
“最佳劇情片獲得者是……”
舞臺上的基努?裡維斯拆開信封,然後看了一眼,臉上露出不可思議的神色,似乎不敢相信這個結果,他調整了足足有兩秒鐘,這才緩緩讀出了結果,“第六十一屆金球獎最佳劇情片獲得者是……《冷山》!”
希爾頓大酒店的宴會廳裡,氣氛頓時凝滯了一下,單調的掌聲從一個角落中率先響起,杜克斜眼看了看,那邊坐著的是幾個影評人。
無論如何,掌聲必然會響起,大廳中的情況一直在透過電視向全美直播,就算結果再出人預料,有主辦方準備的託在,掌聲也不可能稀疏。
所有人陸陸續續拍響了手掌,意外也只是維持了很短暫的時間,畢竟金球獎的黑幕別說是他們這些業內人士,就連公眾都有所耳聞。
如果不抽筋,不搞爭議,那金球獎還是金球獎嗎?
坐在宴會桌邊,杜克也在輕輕鼓掌,他的面前就放著一尊金球獎獎盃,這是此前剛剛拿到的最佳導演獎盃,金球獎分豬肉的意思比奧斯卡更明確,只有不到100名評委的情況下,獎項總要照顧到各方的利益訴求。
“沒想到會是《冷山》。”
杜克的左手邊,南希?約瑟夫森不禁看向了另一桌,那邊坐著的是來自米拉麥克斯影業的哈維?韋恩斯坦,“杜克,我們的注意力都放在了《怒海爭鋒》上,有些忽略了對方的雙保險。”
“沒關係。”杜克不在意的搖了搖頭,“南希,這只是金球獎而已。”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開始,全世界都在流傳金球獎是奧斯卡最好的風向標,但杜克進入好萊塢超過十年了。非常清楚這種說法很不靠譜,金球獎的評委與奧斯卡的評委——也就是學院的會員——沒有任何重合,借用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