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是,相關的抗議或者討論並沒有就此結束,反而朝著更為深入的方向發展了下去。
很快,社交網站上出現了一個針對性十足的標籤——過分白色的奧斯卡。
原本的“黑白之爭”飛快的演變成好萊塢內部各種“弱勢”聲音聲討的浪潮,拉丁裔和亞裔的電影工作者控訴,被臉譜化、邊緣化的幾乎包括了全部的有色人種和少數族裔;非異性戀的導演和演員們為遭受的忽視而憤然不平;最後,這個行業裡的女人們也怒了:在談論包容和多樣這些形容詞時,能先實現男女同工同酬麼?敢不敢讓更多的女人進入決策層?
膚色挑起的爭議升級成一場滲透了全行業的平權運動,爭吵從北美吵到歐洲,以至於奧巴馬和希拉里先後出面表態,奧巴馬大而化之地說些政治正確的話,諸如“種族和性別不該成為職業的邊界”,希拉里則犀利些:“吵成這樣是小題大做,但奧斯卡評委會也該考慮與時俱進了,別總把女人和少數族裔攔在外面。”
但像杜克這些圈中的資深人物其實很清楚,不但奧斯卡評選是單調的,整個好萊塢也是這麼單調,好萊塢不可能實現多樣化,除非壟斷決策層的中老年白人男效能退場。
有心人不難發現,少數族裔不僅在評獎程序中被壓制,他們在銀幕上就是邊緣的,沉默的,很難走到鏡頭正前方發出自己的聲音。
通常情況下,他們扮演的角色不外乎通靈的神婆,保姆,女主角身邊咋呼的閨蜜,不解風情的宅男,為富不仁的阿拉伯酋長,惡棍,恐怖分子,成事不足的小跟班,肌肉男,以及忠誠寬厚的僕從或副手,最後算是最體面的一種戲份。
整個好萊塢的主流審美可以說是又白又直。(未完待續。)
ps: 求月票和推薦票!
第八百九十八章 國民神話
不僅膚色,性別和年齡也是存在於好萊塢的頑固壁壘,有人曾經形容,奧斯卡獎項的歸屬體現著一群上了年紀的白人直男的審美,美學與價值觀的扁平感滲透在評獎中,也浸染著整個行業。
不管奧斯卡的最後的頒獎結果如何,好萊塢的格局短期內都不會發生根本上的改變。
稍稍關注了些這方面的內容,杜克更多的回到了《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籌備上。
imax公司專門根據杜克的要求改造了兩臺imax攝像機,這兩臺攝像機送到劇組之後,一臺被杜克命名為“死星”,另一臺命名為“千年隼”。
當然,這些都是為了宣傳的需要,即便是如同星戰系列這樣具備超級影響力的電影,宣傳推廣工作也來不得任何放鬆。
時間進入四月份的時候,華納兄弟、盧卡斯電影以及聯合國兒童基金會共同組織了名為“改變的原力”的公益活動,籌集善款超過4000萬美元,在北美乃至全世界都造成了極大的轟動效應。
這還沒有完,作為發行方的華納兄弟特意公佈《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義大利的上映時間比全球公映晚三週,然後暗中促使杜克在義大利的影迷組織掀起抗議活動,他們不但在華納兄弟義大利分公司對面靜坐抗議,還組織了一份超過五萬人的簽名提交給盧卡斯影業,要求《星球大戰:原力覺醒》能在義大利與北美同步上映。
隨後,盧卡斯影業和華納兄弟召開新聞釋出會,宣佈調整《星球大戰:原力覺醒》在義大利的上映時間,影片上映日期挪到2014年12月16日,成為全球最早開畫的國家。
這一訊息讓義大利影迷歡欣鼓舞。也博取到了大片眼球的關注。
與此同時,華爾街的相關機構和華納兄弟,也對《星球大戰:原力覺醒》所能帶動的盈利情況進行了一定的預估,其結果相當喜人。
換個角度來理解,就是《星球大戰:原力覺醒》的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