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自鏗聽他這麼一說。立刻就明白了過來。不由的連連點頭。
“新疆的軍務現由蔭昌負責。駐防將領多為滿人。且滿兵戰鬥力極差。的民風剽悍。各民族雜處混居。多有矛盾。一旦有什麼變故。確實很麻煩。”劉步蟾說道。“蔭昌此曾留學奧國。但軍事非其所長。他辦理外務也許還可以。”
孫綱聽劉步蟾這麼一說。不由的一愣。他主管軍務部後。也曾想檢視一下蔭昌的履歷。但因為好多相關資料都毀於“己亥之亂”的戰火。他對這個目前在新疆的滿族將軍的情況並不是很瞭解。聽劉步蟾說他“軍事非其所長”。不由的嚇了一跳。立刻向劉步蟾細問端詳。(未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節更多。支援作者。支援正版閱讀!)
站在讀者立場上採納眾多網民意見,滿足您不同的閱讀需求!
(五百七十四)劉步蟾和驅逐艦
綱之所以時刻關注著阿富汗的戰況,一方面是想要知T|在的軍事部署,另一方面也是擔心戰火燒到新疆。
新疆的軍力現在還很薄弱,而且因為多民族雜處聚居的關係,新疆社會各方面的矛盾一向十分尖銳,而且新疆地區臨近那個什麼“俄屬突厥斯坦”,一旦生動亂,很容易給俄國人造成可乘之機。
孫綱要求張作霖和段瑞等大將保持中國在唐努烏梁海地區的軍事存在,其實也是有預防俄國人染指新疆的意思在裡面。
“我對他知道的也不多,光知道他留學奧國,後入奧國陸軍,時與今之德皇威廉同隊,極為稔熟,二人私交甚厚,”劉步蟾說道,“其曾推薦德員多名來我國教授軍事,後經慶親王舉薦,任職新疆,其對軍事所知,多來源於留德奧時期,未曾經歷戰陣。蔭昌此人雖為滿人,並無民族之見,曾隨海軍先行剃。
共和初成之時,蔭昌贊成共和,執政為穩定新疆局勢,將新疆大小軍政各員全體留任,若無戰事,此舉未嘗不可,若俄人從新疆壓迫我國,以蔭昌之才,恐難勝抗敵之任。”
“他和德國皇帝很熟?”孫綱聽了劉步蟾的話不由得一愣。
蔭昌和德國皇帝威廉二世熟,這還真是想不到啊。
怪不得劉步蟾說,讓蔭昌辦法理外交事務比較合適。
要是這樣的話:
等回去後,和李鴻章商量一下後再說。
接下來丁汝昌讓海陸軍將領給孫綱介紹了一下臺灣的防務,除了視察軍事設施以外,丁汝昌還給他安排了參觀基隆等地新建立的工廠,包括一所小型的造船廠和電廠等。
如果不是因為孫綱地時間不多。丁汝昌甚至想讓孫綱乘座火車沿著貫穿臺灣南北地鐵路網轉上一圈。好好看看這座祖國寶島地美麗風貌。
臺灣在劉銘傳任巡撫時期修成了從基隆到臺北地鐵路。算是中國近代鐵路事業地開端了。後來劉銘傳離任後。在邵友任臺灣巡撫時從臺北到新竹之間地鐵路也得以完工。這些鐵路地開通大大促進了臺灣地經濟丁汝昌就任臺灣巡撫之後。繼續不遺餘力地修建鐵路。完成了從新竹到臺中、臺南直至高雄地鐵路。至此貫穿整個臺灣南北地鐵路得以全線貫通。臺灣各地地經濟聯絡因此更加緊密。整個臺灣地經濟再次出現了快速地展。
鐵路地貫通便利了臺灣地交通。使得鐵路周圍出現了大量地村鎮。臺灣本土地高山族等少數民族和漢族民眾地經濟交流也得到了進一步此也改善了民族關係。密切了高山族同胞和漢族地聯絡。
在丁汝昌等人地努力下。比大陸同胞更加開通地臺灣民眾全力引進西方地先進技術。充分利用臺灣地礦產資源。進行經濟建設。好多新式工廠如雨後春筍般地出現在寶島各處。整個臺灣呈現出一片欣欣向榮地景象。
“可惜你時間不多。不然地話。好好帶你轉轉。”丁汝昌看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