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給騙走了。
送走了表妹表弟,
何冬再次閒了下來。
他乾脆接替了老媽,
在家照顧起姥姥和姥爺。
自從兩位老人來了以後,
他家倒是比以前熱鬧了很多。
每天都有村裡的老人,
主動來找姥爺和姥姥嘮家常。
一些為了躲冬季海邊溼氣的老人,
開春後也陸續回了村,
像陳友的爺爺,
被陳叔從他弟弟家接了過來。
海龍的爺爺奶奶,
也從他大姑家搬了回來。
這幾位長輩,
聽說了何冬家的事情後,
那也是經常的過來。
隨著兩種神奇小藥丸的服用,
姥姥和姥爺的精氣神,
一天好過一天,
特別是姥爺,
都可以不用人扶著,
自己就能站立起來。
雖說走路還是一瘸一拐,
但也明顯比剛來的時候,
走得要輕鬆了很多。
這樣的變化,
讓老媽對於何冬嘴裡,
朋友認識的那位‘神醫’,
可是沒少誇讚。
要不是何冬雲山霧罩地謊稱,
人家神醫不喜被打擾,
不見外客。。。
老媽都想帶著禮物,親自登門致謝。
一個療程的藥丸吃完以後,
姥爺都已經能不借助柺杖走路了。
至於他和姥姥的精神,
更是越來越好。
隨著天氣暖和,
兩位老人每天吃過晚飯,
都可以在家附近遛彎了。
而沈芳和沈樂那邊,
兩人跟大表哥曹輝合夥的海鮮店,
也已經租下來門面,
開始裝修準備開業。
這些海鮮方面的業務,
有海龍幫著他們,
何冬一點也不擔心。
轉眼到了4月。
陳銳這邊的施工船,
幫著村裡擴建好舊碼頭以後,
又回到了雙山島,
全力投入了島上的基建工程。
最先支起框架來的,
是存放沉船的鋼結構大棚。
這屬於是博物館的臨時設施,
等古沉船出水後,
第一步就是拖到這裡來,
放置在大棚裡。
當然以後也不用挪地方。
博物館的主體建築,
就是在這個鋼結構的基礎上,
按照規劃設計,
增加外部的造型和設施而已。
何冬現在是每隔兩三天,
去一趟雙山島。
瞭解施工進度是一方面。
另外就是幫著陳銳採購一些蔬菜肉食。
這也算是他唯一能幫得上忙的地方。
從4月中旬開始,
陸續有些靠打漁為主業的村子,
開始著手準備5月禁漁期的工作。
而白沙村和相鄰的兩個村子,
今年卻是不怎麼受影響。
一個是他們今年增加了遠海的捕撈船,
不在限制的範圍內。
再有一個就是,
來這邊旅遊的遊客數量,
也日漸增多。
村民的收入不會再因為禁漁,
而大打折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