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當然不屬於門派,他們是人培養出來的死士,死士怎麼能用江湖門派的功夫?
萬鵬等著桌上的字跡乾透,這才道:“本官知道了,下次若有問題再來請教顧太太。”
萬鵬正要離開,走到門口時突然轉身道:“顧太太,若再與同出一地的人交手你可能認出他們來?”
黎寶璐肯定的道:“可以!”
“哪怕他們習的不是同一路數的武功?”
“武功的招數是可變的,同出一地必會互有影響,只要我能與他們交手,哪怕在招式中找不到破綻也可靠感覺。”
萬鵬明白過來,武人重感覺,他們練武時五識會增長,帶動的第六識也敏銳起來,比如發現危險,有時無憑無據,也無異常,但危險來臨時身體會給他們示警。
經過的危險越多或武功越強盛之人越敏銳。
萬鵬點點頭,若有所指的道:“再過兩月韃靼派遣來京續約的使者就要到了,到時候兩國必有所交流,我會和陛下提起讓顧太太出席的。”
黎寶璐眼睛一亮,他們有出去的機會了。
不過韃靼,難道刺殺景雲的刺客還與韃靼有關?他們不是四皇子派來的嗎?
黎寶璐將萬鵬送出去,轉身拉了顧景雲就回書房,興沖沖的道:“你說陛下會答應萬大人嗎,我們兩個月後真的能出去嗎?”
“看運氣。”
倆人誰都沒說萬鵬寫在書桌上的字,而是興奮的談起兩個月後韃靼來京的事,好像他們真的能出席宴會,打敗韃靼的使臣然後被放出去一樣。
直到夜深人靜,倆人爬上床依偎在一起時黎寶璐才小聲的問道:“萬大人說什麼?”
“蘭貴妃有可能和韃靼有聯絡,這次刺殺可能是四皇子和韃靼的合作,皇帝著他徹查十六年前蘭貴妃省親之事,寶璐,若此事為實,四皇子便徹底輸了。太子登基指日可待。”
“通敵賣國?難怪皇帝會這麼生氣,都中風了呢。”萬鵬寫在桌上的第一句便是皇帝中風,手腳麻痺,行動不便。
顧景雲卻冷笑道:“賣國不至於,不過是互惠互利,不過他們不該選韃靼,要是選別的國家,以皇帝對蘭貴妃的情義最多也就氣一頓罷了,最後可能還會替他遮掩。”
“為什麼韃靼就不一樣?”
顧景雲聲音低低,卻依然清晰可聞,“因為韃靼與李氏有血海深仇,先帝父子皆亡於韃靼之手。”
顧景雲的曾外祖秦正則是三朝元老,第一朝便是當今的祖父,秦正則十九歲出仕,他還是當時太子即當今皇帝老爹的伴讀,當時大楚國弱,韃靼扣關,率十萬大軍南下。
大楚有君子守國門的遺訓,故在連失十城,士氣低迷的情況下,皇帝的祖父便將國事交給太子,自己帶了一班臣子御駕親征。
那一戰尤其慘烈,大楚安逸日久,將不勐,兵不精,皇帝在邊關耗了三年,最後還是沒能抵擋住韃靼,陣亡於前。
當時大楚社稷搖搖欲墜,太子勉強登基,不管是大楚還是韃靼,因為戰爭內耗嚴重,而且最後一站大楚的皇帝雖然死了,但韃靼付出的代價也很慘重。
當時新帝忍痛割地求和,韃靼便應了,只取了兩城便後撤。(未完待續。如果您喜歡這部作品,歡迎您來起點()投推薦票、月票,您的支援,就是我最大的動力。手機使用者請到m。閱讀。)
第二百二十七章 監國
當時舉國百姓都罵先帝是懦夫,不配為人子,新帝皆不反駁,也不制止,與秦正則安撫流民,開墾荒地,減免賦稅,又派人強練兵馬,過了五年,在糧庫逐漸豐盈時先帝突然宣佈要收回割讓給韃靼的兩個城池,主動掀起了戰爭。
然後將國事交給秦正則,自己帶兵御駕親征了。
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