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這麼粗了?”
秦文茵不在意的笑道:“在瓊州自然比不上京城,許多事都要親力親為,其實我們過得比別人要好很多。”
至少她們不用風吹雨打的下海打漁和下地播種收割,這就已經過得很幸福了。
但李氏卻心疼不已,抹了抹眼淚問道:“顧家現今的情況你應該也知道吧?你打算怎麼辦?”
秦文茵外柔內剛,她們三人中就屬她主意最正,當年顧家休妻,她一聲不分辨,拿了休書便偷偷離開京城追上兄嫂一起逃出京城,她不相信她會什麼事都不做。
果然,秦文茵冷笑道:“自然是撥亂反正,事實如何就該當如何。”
李氏既擔憂又解氣,“蘭貴妃殉葬,蘭家三代被誅後嫁進方家的蘭家女就病逝了,如今方家生怕受四皇子和蘭貴妃牽連,對於嫁到顧家的方氏應該也不會太重視,你要對付她應當不難。”
秦文茵面無表情的看著手中的茶杯道:“你錯了,我要對付的不是她。”
方氏婚前與她丈夫苟合固然可恨,但更讓她痛恨的是顧懷瑾,當時開平案剛事發,朝局混亂,秦家牽涉其中,她每日提心吊膽的關注朝政,擔憂兄長,甚至與侯爺獻策讓他和顧老夫人回鄉躲避,可沒想到他會在這時背叛他們的婚姻。
秦文茵冷笑一聲,對於當年發生的事,沒有誰比她更清楚了。顧懷瑾無恥卻不夠狠毒,優柔寡斷,當年她才能從京城逃脫,不然等顧侯爺和顧老夫人從老家回來,她必死無疑。
那種如芒刺在背的感覺到現在她都記憶尤深,所以她並不想一刀子便把他殺死,而是想讓他也嚐嚐當年她的感受。
不過這些事秦文茵是不會和別人說的,哪怕是曾經的閨蜜也不會說,所以她轉移開話題笑道:“今兒可真是巧,怎麼就在聆聖街碰上你了呢?”
“我是陪家中的幾個女孩來買些書的,你也知道如今世道不像從前對女子那般寬容了,女孩上街不僅要帶帷帽,還要家長陪同才好,哪裡像從前,我們想出門便出門,就是不帶丫頭也沒人說閒話。”李氏嘆惋道:“好好的世道全叫蘭氏給壞了。”
“會變好的。”秦文茵拍了拍她的手安慰,“別人且不提,皇后娘娘當年也是松山女學的傑出人物呢。”
和清溪書院一樣,松山書院也分為男學和女學,而剛剛受封為皇后的太子妃便出自松山女學,而太后也曾是清溪女學的學生。
倆人都很開明,解除蘭貴妃影響的“女子無才便是德”的禁錮不過是時間問題,當然前提是以後不再出現那麼腦殘的上位者。
倆閨蜜久別重逢,有不少的私密話要說,介紹完各自的兒女,便不由說到王瑤,李氏微微嘆息道:“瑤瑤留下的兒子也十七歲了,現就在清溪書院裡唸書,只是那孩子……”
李氏滿目憂慮,嘆息道:“那孩子人品相貌都像她母親,再加上被他家祖母磋磨,性格軟弱得不像話,幸得太子府時不時的照料,這才平安長大。”
李氏是宗室女,出嫁時才被封為靜怡郡主,她爹是沒實權的郡王,她娘又沒兒子,因此嫁的忠遠侯府也已沒落。
而王瑤是皇后的親侄女,太子的親表妹,只可惜她父親早逝,所以她在家裡同樣不受寵。
但三個女孩卻都聰慧敏銳,且意趣相投,三人從小班便是同窗,一直到女學畢業,連嫁人都是前後腳的功夫,所以一直很要好。
如果說李氏活潑開朗,明豔大方,秦文茵外柔內剛,才華橫溢,那麼王瑤則是溫柔善良,聰敏過人,可十五年前的一件案子一下便把其中的倆人捲了進去。
秦文茵被休,不得不帶著身孕跟著兄嫂南下避禍,而王瑤則是因為皇后被囚,太子被軟禁,王氏被厭棄而成了劉家的累贅,不到一年便抑鬱而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