艦舷側有兩排炮門,分別在上下兩層炮甲板上。
下層甲板每邊搭載每門三噸左右的海戰用大將軍炮,上層每邊搭載一噸到兩噸左右的海戰用驃騎將軍炮。
然後甲板上一般會搭載輕型小炮或者臼炮之類的火炮,總人數超過五百的船員們也會配備火槍,具備一定的戰鬥能力。
因為這種戰船規模大,成本高,蘭芳這樣的新興小國並不具備大量裝備的資本,所以這樣強度的雙層戰列艦,蘭芳海軍一共也只有五條。
剩下的就是稍小一些的單層戰列艦和更小的巡洋炮艦。
這些艦船的數量比較多,比如單層戰列艦有二十多艘,巡洋炮艦數以百計,數量最大,但是承載的火炮數量則在四十門到五十門之間,火力並不算很強,也並非全部都能出擊。
這也是趙學寧想要引進卡隆炮的理由之一。
在自家艦船不佔噸位優勢的前提下,如果可以透過降低火炮重量來增加火炮數量的方式增強火力,無疑是屬於輕型海軍的重大利好,這將為海軍進一步發展爭取時間。
不過幸運的是,高噸位大艦對於任何一個國家來說都是奢侈品。
就算是目前的海上第一強國英國也不能說就能拿這種大型戰列艦當作小炮艦來玩,這種戰列艦在英國也是響噹噹的主力艦。
尼德蘭是曾經的海上第一強國,但是眼下,全國只有二十艘戰列艦能用,還並不全是重型戰列艦,除了本土的這二十艘戰列艦之外,東印度群島範圍內的戰列艦已經沒有了。
準確的說,原先也是有的,但是現在這些戰列艦都屬於蘭芳了,不再屬於尼德蘭的戰鬥序列了。
所以面對蘭芳海軍強勢的戰列艦威懾,印度南部三塊殖民地的尼德蘭海軍顯得十分脆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