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後數日間,錫蘭島上所有的尼德蘭人據點都被蘭芳軍掃蕩了一遍。
蘭芳軍進行了七八次小型戰鬥,最後終結了所有尼德蘭人的抵抗,並且將全部軍事設施和生活生產設施帶走、摧毀。
陸軍第一兵團針對錫蘭島的作戰結束了,第二兵團和海軍針對科羅曼德拉海岸的尼德蘭人的作戰則在如火如荼地進行之中。
海戰還是一樣的結局。
雖然尼德蘭剩餘的海軍較早發現了蘭芳海軍殺氣騰騰的逼近,但是因為實力過於懸殊,在李闖擺出經典一字長蛇陣展開火力壓制之後一個小時,二十多艘尼德蘭戰艦就基本上宣告戰敗了。
最後他們甚至試圖放出火船攻擊蘭芳的戰列艦,大量火船向蘭芳艦隊拼命靠攏。
但是早有準備的蘭芳艦隊對此一點也不擔心,火船被蘭芳的輕型炮艦成功攔截,全部擊沉。
隨後,科羅曼德拉海岸的軍港也被蘭芳海軍摧毀了全部的防禦設施,蘭芳陸軍第二兵團迅速登陸,將沒有死在炮火下的少數尼德蘭武裝人員全部幹掉,順利佔領了整個軍港。
得知軍港被攻克的訊息,五月十五日,當地的尼德蘭殖民總督古爾德率領八百七十二名尼德蘭士兵向正在進軍的蘭芳軍發起挑戰。
當時他所面對的是趙長安率領的一個營的蘭芳士兵。
趙長安不知道為什麼尼德蘭人都那麼勇,面對蘭芳軍的優勢兵力居然還敢發起這樣自殺式的挑戰,但是他並不介意給對方一點小小的蘭芳震憾。
於是他指揮軍佇列陣前進,士兵們排成三列佇列,隨著隨軍鼓手的敲擊以整齊的步伐前進,前進到距離尼德蘭軍陣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離的時候停下,然後全軍舉槍。
“放!”
一聲令下,蘭芳軍的第一次齊射比尼德蘭軍的第一次齊射更快一些,結果就是對面尼德蘭的軍陣嘩啦啦倒下去一片人。
但是尼德蘭人也不是吃素的,在古爾德的命令下,他們也發起了一次齊射。
蘭芳軍陣也倒下了一批士兵,但是他們很快重整佇列,後方第三列的預備士兵快速補充了前兩列缺位計程車兵,然後舉起步槍,隨著一聲令下,再次發起了一輪齊射。
尼德蘭方面又被掀翻了一批人。
隨後,趙長安觀察戰場,做出判斷,下令全軍進入自由射擊環節。
於是沒等手忙腳亂的尼德蘭人發起第二輪齊射,蘭芳士兵們的自由射擊就展開了。
雙方隔著一百五十米左右的距離,就這樣開始了火槍對射。
這就是傳說中的“排隊槍斃”戰法。
聽上去搞笑,但這種戰法的確是這個時代最主流最有效的火槍部隊作戰方法。
受限於火槍的射程和威力,以及故障率頻發的現狀,雙方列隊對戰的模式確實是最高效的攻擊模式,並且這種模式對軍隊的訓練度要求其實非常高。
這年頭沒有防彈衣,傳統鋼鐵盔甲除非有一定的厚度,否則對18世紀後期的燧發槍也沒有像樣的防禦能力,穿了等於沒穿,所以傳統護具沒有任何意義,士兵們只能以血肉之軀扛住恐懼,向死亡邁進,向死而生。
就算戰友被敵人的子彈打中,就算自己前面和身邊的人被打中,血液和腦漿濺到了自己的臉上、嘴裡,就那樣死在自己面前,也不能後退一步,也不能產生動搖。
否則,就會成為全隊的罪人,會被處決。
在這種情況下,士兵的心理承受能力會成為決定性的因素,一支受過嚴格訓練毫不退避的軍隊將比沒有受到過嚴格訓練的軍隊更持久、更能取勝。
畢竟這個時代的戰爭比到最後就是雙方的勇氣對決,火槍打完了還要挺刺刀肉搏,沒有勇氣,這仗就根本打不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