陣地,擴大了打擊範圍。參加行動的戰鬥機也能夠對付美軍提前升空的戰鬥機,讓戰術轟炸機安全的進行轟炸。可問題同樣明顯,這次暴露出來的問題是指揮混亂,各部隊之間的配合很不到位,如果不是因為參加作戰的飛行員都有著極為豐富的實戰經驗的話,恐怕這次行動也將慘敗收場。
當時,原本應該緊隨戰鬥機之後到達的戰術轟炸機群晚了大概十分鐘到達,結果導致三十多架美軍戰鬥機緊急升空,而前進的“遊隼”機群都沒有攜帶炸彈,只能與美軍戰鬥機進行空戰,而無法及時的將敵戰鬥機摧毀在跑道上。另外,偵察機與轟炸機之間的通訊有問題,被擊落的5架戰術轟炸機都是因為沒有及時收到偵察機的警告,從而錯過了避開敵戰鬥機攻擊的機會。這些,都是指揮與配合上的問題。
這也是一種新戰術形成時的情況,在戰術體系不完善的時候,只能夠透過實戰逐步總結,逐步改進。實際上,只有在經過了殘酷實戰考驗之後,新的戰術才會得到真正的完善,並且成為有效的戰術。
郝東覺立即組織人員再次進行總結,而最後得出的結論是,要解決指揮上的問題,就必須要有更好的電臺,以及更高效率的通訊手段。這屬於技術方面的問題,郝東覺沒有辦法解決,最多把實際情況反映回去,讓後方的工程師等技術人員去想辦法。而他能做的,就只是透過調整作戰部隊的編制來提高作戰能力。
花了好幾天的時間,郝東覺拿出了一份新的戰術編制方案,這次,他將戰術轟炸機,戰鬥機,偵察機,以及屬於陸航的電子戰機全部揉到了一起,編成了一個以前根本就不存在的戰術作戰部隊。
一個基本的戰術作戰單位仍然是中隊,在一箇中隊裡,擁有一個戰鬥機小隊,配備8到12架戰鬥機,兩個戰術轟炸機小隊,各配備8到12架轟炸機,一個電子戰小隊,配備1架電子戰機與2到4架偵察機。
一箇中隊是一個最基本的獨立作戰單位,其中電子戰小隊的任務是探測敵人的高射炮陣地,負責外圍警戒,同時還要負責引導與指揮作戰飛機進行戰鬥。戰鬥機小隊的任務是對付敵升空的戰鬥機,同時全力壓制敵機場上的戰鬥機,這樣就需要為戰鬥機配備一些不會對戰鬥機空戰能力有太大影響的對地打擊武器,比如火箭彈。轟炸機小隊的攻擊的主要力量,其任務是轟炸機場,摧毀停在機場上的敵機,如果有必要,還得負責壓制敵高射炮陣地,為後面的戰機開啟通道。
在作戰中,電子戰小隊一般首先在機群的最後面,到達作戰空域後,電子戰機將位於機群的中央,偵察機在四周。因為受到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只能由偵察機引導其他戰機作戰,電子戰機也只能與偵察機進行聯絡,因此偵察機是整個作戰鏈條中最重要的環節。根據情況的不同,在進入戰區前,戰鬥機,或者是轟炸機在前方開路。一般情況下,由戰鬥機首先進入,確保制空權,轟炸機進入的時間只晚2到5分鐘。如果航線必須要經過敵人的高射炮陣地,那就得由轟炸機首先摧毀敵高射炮陣地,然後再讓戰鬥機前進。
很明顯,這套戰術是比較複雜的,其中最大的問題仍然是當時的技術很差,所以戰術的靈活性受到了嚴重的限制。而為了讓飛行員之間的配合更為有效,在郝東覺組建的第一批四個中隊裡,幾乎都是最優秀的飛行員,而且郝東覺還召集這些飛行員,對其詳細的介紹了新戰術的實施與執行方法。另外,在四個中隊中,負責領隊的不再是戰鬥機或者是轟炸機飛行員,而是偵察機的飛行員。也就是說,由偵察機的飛行員負責指揮其他作戰飛機行動,這也算得上是航空兵指揮體制上的一個重大變化吧。
三月的最後一天,四個“攻勢護航”中隊全體出動,第一次按照新的編制執行任務,這次,四個中隊將要負責壓制四座美軍的機場,掩護羅雲衝的轟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