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縣城隍姓葉,名宗明,字子修。
他生前便是藍縣人,而且是藍縣本地的有德之人,修儒,中年外出做過幾任的縣令,乞骸骨還鄉之後在本縣修橋補路,活人無數。
是以在他死後,有受過他恩惠的本地鄉人為他修了廟宇,當是時,北唐皇朝建立的時間不長,而因為漢末的戰亂,很多地方的城隍因為失去了香火,金身破碎。
原本大漢朝從秦朝便沒有全部繼承封敕神靈之道,到了北唐和南楚,更是不堪。
是以北唐皇朝檢視天下之時,發現很多地方都無有城隍。
城隍,作為調和一地陰陽之官,對於,本地的生民太過於重要。
沒有城隍,不說那一地之間會產生無數的山野淫祀,更有那孤魂野鬼無法進入陰司,只能留在世間為惡作亂。
更有那不願意離開的鬼魂想要留下來和自己的妻子,或者兒子長相廝守。
人們經常會看到一些人鬼相戀亦或者人妖相戀之事,那人妖相戀畢竟好說。
妖族在成就大妖,通了九竅,完全化作人身之後,其實和人也無有了太大的區別。
在十萬大山的歷史上有很多這樣的存在,人妖相戀誕生半妖半人子嗣的不在少數,只是,做父母的為了戀情,他們的孩子卻很慘。
人族和妖族畢竟是死敵,死敵之間出現的孩子,從來都不會好過。
更何況這些半妖們,要麼極其聰明,無論修行何等法門都是一日千里。
要麼,便是無有任何理智,只會如同野獸一般,擁有進食,攻擊,以及繁衍的慾望。
更重要的是,他們不被人族接納,更不被妖族接納。
妖族如此,人鬼之戀更是不用提,這是完全違逆陰陽之事!
若說人妖結合還有一點點的希望,人鬼相戀,那是完全沒有任何未來。
相反,和鬼待得時間長了,陰氣入體,就算是感氣境巔峰的武者,也會受到極大的影響。
所以必須得有城隍!
但是皇朝又無法直接封敕神靈,於是,正好便嘗試了對於葉宗明的封敕。
結果居然成了,或許可以被稱為因信成神,也或許有了皇朝的力量在其中,總之,葉宗明成為了本地的城隍,開始調和陰陽。
然後,他就一直待到了現在。
用一句話說,他是那種沒有跟腳的鬼神,他的力量來源便是本地的香火。
而現在,他在神域之中已經看到了,世間最恐怖的一件事發生了!
妖族,他們再一次衝出了大山!
中古之時的妖亂大地距離現在已經太過於久遠,但是秦朝之時的妖亂大地,可是被漢朝史官全部記載了下來。
那是一個極度黑暗的時代,普通人族,在妖族眼裡就是食物。
已經不用日巡夜遊之神去看,他都已經知道,此時的藍縣城內已經成為了人間地獄,鬼魂遍地。
甚至於很多鬼魂都沒有意識到自己已經死了,因為死亡的感覺太過於痛苦,一些鬼魂或許會因為執念化作厲鬼,而另一些人,則是會選擇遺忘。
在種種傳說中,好似鬼魂厲鬼很厲害,其實不然,人死為鬼,人怕鬼,其實怕的是未知,是死亡的未知。
鬼魂,其實很弱,甚至弱到稍微強大點的風一吹都能散,這也是為什麼一些厲鬼也會害怕屠戮無數的屠夫。
而妖族,每一個都是屠夫……
無數的妖族進入城中,縱然有本地的大豪,以及天下六擘的本地勢力在依靠陣法抵抗,但是,他們根本撐不了多久。
因為本地的護城大陣至今都沒有開啟,因為城隍已經看到,本地的縣令,還有本地的天策府衛士,已經全部身亡。
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