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農學院批我們別的試驗田也可以啊。”仁娜辯解道:“可你們不批啊!?”
“茶行用田,有專屬地帶,由安西教授負責。”埃博院長義正言辭道。
“那就奇怪了,都是研究茶葉的,為什麼我們要聽安西教授指揮?”蘇懷訝異道:
“難道在哈佛學院,曰本教授比華夏教授要高貴?”
“蘇先生誤會了。”埃博院長沉聲地道:
“因為安西教授的團隊,研究茶葉商用,已經二十年了,你們才剛剛研究,而實驗裝置,試驗田只有這麼多,換做任何人都會以安西教授的團隊為主。”
“那就稀奇了。”蘇懷大笑道:“這幫曰本人研究了20年,茶葉在新歐洲還是沒有銷量,你們竟還支援這種廢物團隊?”
“你說什麼!?”安西氣得整個人都要炸了。
埃博院長卻是驚訝道:“難道蘇先生,已經有什麼茶葉商業化的好思路?”
仁娜在旁邊道:“當然,我們華夏研究了一批茶葉品種,肯定能開啟新歐洲的市場。”
“研究成果不是靠嘴巴的~?”安西譏諷道:
“你們不過是會寫幾篇文章,這農業是科學!是科學懂嗎!?不是靠你們的小聰明的。”
埃博院長卻是重新打量了一下蘇懷,緩聲道:
“蘇先生,我知道你遍閱華夏古書,憑藉過目不忘的本領,擁有華夏千年智慧,但是你們華夏先人,雖然在文學藝術上有極高的造詣,但是農業科學卻是由西方起源。”
四周農學院的學生們,也是紛紛點頭,埃博院長這華說得有道理,蘇懷確實是個能人,但是科學領域,卻不是他該插嘴的。
這話說著田教授當場啞口無言,蘇懷聽著更是覺得刺耳。
可他突然發覺自己忽略了什麼,世人都覺得華夏古代在各個科學領域都很落後,可事實上,不是這樣的。
“埃博院長,你知道徐啟功嗎?”蘇懷突然問道。
“沒有聽說過,是哈佛大學裡嗎?”埃博院長想了想,心想哈佛沒有這個人啊。
“不是。”蘇懷道:“徐啟功是明朝人。”
眾人都不由啞然,你丫突然問個你們華夏古人,那誰知道啊。
蘇懷卻繼續不卑不亢道:“埃博院長,你既不知道徐啟功,又怎麼敢斷言,我華夏先人不擅長農業科學?”
“哦?”埃博院長稀奇道:“難道這徐啟功,懂農業?”
“何止農業。”蘇懷傲然轉頭,環視農學院那些面帶嘲弄的學生,道:
“徐光啟是明時文淵閣大學士,學究天人,在數學,水利,化學方面,都極大造詣。其集華夏先人經驗編著的《農政全書》,是世界農學史上最早綜合性農業書集。”
聽到蘇懷這麼說,不光是埃博院長,安西等人都是不信,就連田教授,仁娜都互相看看,滿臉不解。
心裡暗想……這明孝陵中,好像沒出土農業書籍啊?
安西聽著冷笑道:“蘇先生,恕我孤陋寡聞了,我從事農業研究這麼多年,從沒聽說過徐光啟這號人物。”
蘇懷輕蔑道:“在中國的農學史上,如同《本草綱目》之於古代醫藥一樣,是我華夏文學,可與後魏賈思勰《齊民要術》同懸諸日月,並列為我華夏農學著述之兩大豐碑……
不過想必以安西教授的知識容量,這些書你是一本都沒聽說過吧?”
安西怒道:“隨便你怎麼編,反正你們華夏古人都死絕了,也沒人證明!”
”華夏現在還有我,我沒死就夠了“蘇懷冷然道:
“聽說一個月後,有個茶行招商活動。如果安西教授你膽量,咱們就比比看,誰招商效果好,然後在決定這茶葉試驗田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