萬元起拍,隨後買家直接叫價至3000萬元,經過數輪激烈競價,最終以7130萬元高價成交,成為弱市拍場中的一抹亮色。
沒想到這麼一副天價名畫。居然就被這麼仍在了這條沉船上,這讓韓孔雀再一次意識到,這座密庫的不簡單。
既然出現了兩幅張大千的畫作,那麼這裡還有沒有第三幅?
韓孔雀看過那次嘉德夜場的拍賣,他記得那一刺還拍賣了不少好東西。
“咦?真的還有一副,而且還是仕女圖?”看著另外一幅畫。韓孔雀此時已經完全沒有了驚訝,此時他只是感嘆,這群沉船海盜,還真是財大氣粗。
果然是這幅驚才絕豔,剛才韓孔雀還想著這幅畫呢,沒想到現在就看到了。
這幅畫的最後成交價值雖然不如紅拂女高,但其升值速度卻是很快的。
一四年秋拍,香江蘇富比的焦點拍品亦讓人瞠目,張大千作於1943年的《驚才絕豔》圖以估價待詢的方式推出。
據資料顯示。此幅《驚才絕豔》圖作於1953年,曾在1956年巴黎近代美術館舉辦的“張大千畫展”中展出。
1997年於魔都朵雲軒秋拍進入拍場,時值東南亞金融危機之時,剛進入藝術品拍賣市場不久的中國藝術品拍賣行業,也受到不小的衝擊,然而這件拍品依舊以110萬元成交,為當時的藝術品市場增添了一份信心。
4年後的2001年,這件拍品又以200至300萬港元的估價。在香江蘇富比秋拍中出現,經過幾十個回合的競爭。最後以466。47萬港元成交,創造了當時張大千人物繪畫的市場最高價。
時隔13年之後的秋拍此圖再次上拍,又以“估價待詢”的方式推出,拍出了五千多萬的價格,可以說也是一個天價。
這麼兩幅畫,被人買下來。卻放在這裡冷藏,可以說是真的財大氣粗。
現在韓孔雀反而懷疑這些畫都是假的,如果是真的,誰不是珍而重之的好好收藏?
反正現在出不去,韓孔雀又不想破壞這座沉船。所以他收拾出來了一個架子,把這幾幅話全都掛起來,仔細檢視。
從畫面上看,此幅《驚才絕豔》圖與《紅拂女》非常相似,都是張大千用唐代仕女畫法描述的《虯髯客傳》中紅拂女形象,題詩也雷同。
構圖上唯一差別在於《紅拂女》缺少右上方的“驚才絕豔———此四字惟紅拂女足以當之”的題寫;而《紅拂女》寫於金箋上,《驚才絕豔》則寫於宣紙上。
這是一稿兩本的現象,《紅拂女》創作於1944年,而《驚才絕豔》圖則創作於1953年,市場上應該沒有第三幅同題材的作品。
前者是張大千在到dun煌後,把壁畫的影響直接放到作品上,而1953年的作品,是經過張大千自己修正和改善後,完全形成了自己的創作方法。
細究來看,《驚才絕豔》圖衣服裝飾亦化繁為簡,如衣裙轉作素淨,下襬的花邊以淺絳取代重彩。
人物開臉變動極微,只是本幅紅拂女的臉龐較修長清秀,雙瞳注視前方而非斜瞟左側。
從這裡看,這兩幅畫,沒有一點像是假的,事實上,1940年代初,張大千遠涉西北,在dun煌石窟臨摹三年,留下不少畫稿粉本。
而在張大千的眾多題材繪畫中,仕女畫無疑是最受藏家們追捧的門類,學界也將其仕女畫分為三個階段。
上世紀40年代之前以臨摹明清大師作品為主的稱為第一階段,1941年其遠赴莫高窟臨摹壁畫的四五年稱為第二階段,第三階段為50年代以後,此時的張大千仕女畫從莫高窟壁畫中汲取靈感,將莫高窟唐風和明清風格結合,此時,其仕女畫也逐漸走向成熟。
作為承上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