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欣賞的是故事的後半段。一艘潛艇和它的艇長應當有&ldo;鱒魚&rdo;號和它的艇長這種舉重若輕的氣度和風采。這是勇敢者和勝利者的氣度和風采。有了它們才會有想像力,才會選擇一條更靠近日本的曲曲折折的航線。我要是一名潛艇艇長,我的潛艇和我自己也應當有這種氣度和風采。
我會有嗎,在生和死之間,在茫茫大海之中?
一艘潛艇投入規模空前的大海戰,已經被置於死地。做懦夫和做英雄,都不足以迴避可能發生的死亡。既如此,為什麼不選擇做英雄呢?
我會的。
※ ※ ※
日本潛艇的一次&ldo;狼群作戰&rdo;:1942年1月,美國太平洋艦隊司令尼米茲海軍上將決定派遣&ldo;薩拉託加&rdo;號航空母艦及其它三艘艦隻,出珍珠港,對威克島日軍實施艦載飛機攻擊。&ldo;薩拉託加&rdo;號前進途中,被日偵察潛艇發現。日海軍第六艦隊司令隨即命令執行警戒任務的第二潛艇部隊7艘潛艇全部前往目標海區搜尋。美艦群隨即被發現,日潛艇&ldo;伊-6&rdo;號向美艦隊發射3條魚雷,一條故障,一條沒有擊中目標,一條擊中&ldo;薩拉託加&rdo;號,使其受到重創,整個美軍戰鬥群被迫回撤,一次計劃許久的海戰被迫取消。&ldo;薩拉託加&rdo;號進塢修理了五個月才恢復了作戰能力。
這是太平洋海戰中日本潛艇為數不多的一次&ldo;狼群作戰&rdo;,但它仍不是一場鄧尼茨式的&ldo;狼群作戰&rdo;。即使在勝利後,日本人也沒有看出這場戰鬥的全部意義:幾艘潛艇就能使一艘航空母艦率領的戰鬥群失去戰鬥力。於是在太平洋海戰史上,以後就很難發現日本人有意識地對美軍艦隊組織此類卓有成效的潛艇戰。
※ ※ ※
太平洋海戰初期,除了截擊日本軍艦和商船,美潛艇還單獨執行過許多複雜任務。
炮擊岸上目標:1942年2月26日,美潛艇&ldo;s-38&rdo;號奉命炮擊日軍設在爪哇馬威安島的無線電臺。潛艇駛近目標後,從4650米的距離外向目標地區實施炮擊,日軍用小炮還擊,被潛艇炮火壓制。完成任務後,&ldo;s-38&rdo;艇還在返航途中打撈了一批被擊沉落水的美驅逐艦艦員。
(江白按:這樣的作戰行動在今天看來幾乎是不可思議的。即使在當時,它也不可能是德國人、英國人、日本人幹出來的。能這麼幹的只有富有想像力的、從不墨守成規的美國人。然而這類&ldo;海上游擊隊&rdo;式的行動,卻往往能取得出乎敵人意料之外的效果。)
接應友軍:1942年2月,日軍攻佔了新加坡,英軍中一名少將和一批澳大利亞飛行員逃入南海一座小島,發報求援。因當地海域有日軍艦艇出沒,盟軍方面決定派遣美潛艇&ldo;s-39&rdo;號前往營救。&ldo;s-39&rdo;號於深夜潛至該島,用潛望鏡觀察島上無人,多次發訊號亦不見回答。次日拂曉,潛艇只好離開該島,全天坐沉海底。入夜後再次靠近並發出訊號,仍不見回答,艇長即派艇員乘坐橡皮艇上島尋找,發現英國少將等已被日軍俘虜。
&ldo;s-39&rdo;雖沒有完成任務,但在執行這一複雜任務中,卻表現了高度的勇敢和沉著。返航途中,該艇發現一艘日本油船,隨即向其發起攻擊,三條魚雷先後命中並擊沉了日本油船&ldo;襟裳&rdo;號(6500噸)。日艦聞訊趕來,反覆投擲深水炸彈。艇長十分沉著地令潛艇長時間在深水區懸停,一直等到日軍艦離開,方才返航。
單艇攻擊日軍水上飛機母艦:1942年3月,日水上飛機母艦&ldo;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