藉著配合以更加密集的火力反壓對手,寧願吃下幾發光束也要拉近距離的決心讓她們很快便在浮游炮的全力封鎖和薩拉的密集卻又精準的炮擊之下得到實現,有了充足的反擊之後,對手的迴避範圍也受到了限制,有著充分配合經驗的四人很快便進入了足夠近的距離,最後一搏就此展開。
在進入足夠的距離之後就足以憑藉著更小範圍的機動躲避更多的光束,身為隊長的黑人做了一連串的桶滾機動終於拉進了足夠的距離,撤下盾牌雙手各操起一柄突擊步槍進行反擊,緊隨其後的雪莉錯開一個身位,各種火力與隊長機一起構成了愈加猛烈的火力網,灑落在紅色的粒子障壁上,在薩拉的炮擊和四處飛舞的浮游炮的共同作用下,四臺is的憑藉著默契的配合切入了對方的規避路線,終於又一次的將對手包圍起來,只是那看起來薄薄的一層粒子卻是如此的堅固,怎麼也打不穿它。
這樣的問題對於她們四人而言並不是問題,因為這一輪捨身攻擊並非如此簡單,一輪又一輪密集的火力實際上只是掩護而已,在一輪輪的緊密配合之後,四人各自就位,最後的撒手鐧就此亮相:隊長機在擋下一發炮擊時轟然炸開,焦黃的煙霧瞬間翻卷開來,而同一時間雪莉已經突出一個身位,數發對is用rpg同時激發,接著煙霧的掩護撞擊在紅色的粒子障壁上,眨眼之間便撕開一個缺口,加農型機體的機動型的爆發力不足的缺點在這臺紅色的機體上展現無遺,在障壁被炸開之後完全沒法躲開後面跟上的攻擊,雖然駕馭者的技術極其優秀,但是也只能在這種距離之下以不夠靈活的機體躲開一半攻擊,而緊接著從頭頂上一柄光劍順勢便切了下來,若非這臺加農型機體的效能強大,即使的穩住機身,然後側轉規避,這一劍就會切斷炮身,只是這也只是在一瞬間經歷了三人的連擊,最後一擊在光劍劃下的同時便已經到來:數枚浮游炮捨身撞擊,在目標身上爆開,一發不漏的命中,而同一時間,最後的一擊便是由裝備著這些浮游炮的“西風”發起,湛藍的光刃幾乎是在最後一枚浮游炮撞上目標的同時直刺而來,眼看著便要將對方刺穿。
就在四人暗呼“得手”之時,一道火紅的光華閃過,“西風”倒翻著飛了出去,撞翻了之前凌空斬下的炮擊is,翻了好幾圈才停了下來,原本的絕殺瞬間被翻盤,讓好不容易有了反擊機會的四人頓時呆住了。
籠罩在加農機周圍的煙霧很快散去,這臺紅色的機體的爪中握著一枚光劍,正是它在“西風”的最後一擊時從右上側的炮身根部彈起,然後被拔了下來,然後順著“西風”的突刺一記橫掃,直接將之掃飛出去。
紅色的機身上面留下了兩處中彈的焦黑,卻完全沒有絲毫破損的跡象,紅色的粒子障壁轉眼之間重新恢復,這臺火力兇猛的機體在自己的敵人眼前緩緩的升起,然後周身裝甲發生了奇異的變化。
渾圓的機械腿從中間往左右分開,翻轉著向後收攏,露出稜角分明的新裝甲;拖鞋一樣的腳轉了半圈,往下折起,變成了高跟鞋的模樣;斜耷拉著的浮游裝甲向上折起,兩隻機械臂前後翻轉,爪子縮了回去,換成了兩隻手指尖銳的機械手;胸前隆起的裝甲化作粒子從兩肩與四門扁平的粒子炮一起轉到背後,而腋下則是滑上來兩塊對稱的裝甲護在駕駛員高聳的胸前,戴在面前的墨鏡般的面具從頭頂翻到腦後,耳側的兩隻尖角翻了過來,和從腦後同時翻到前額來的帶著渾圓曲線的菱形構件撞在一起,電弧流轉之間構成了v字型的頭部構件,原本別在右臂上的步槍翻到手裡,左臂上的盾牌也翻了過來,背後左側豎起一隻白色的物件,和之前的那隻光劍一模一樣;兩隻機械臂肘尖裝設的圓錐型的裝置急速的轉動起來,紅色的粒子隨著“滋啦啦”的細微響聲飄散開來。
眼睜睜的看著對方的機體在轉眼之間從加農型轉變為一個一看就是有著高機動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