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道來犯何人?
這時只見那張白圭微微拱手也不下跪答道:“學生張白圭見過府尊大人”。按例在大明擁有秀才功名及以上都擁有見官不跪的特權。
臺上的府尊正是現任荊州知府李士翱,正想著這草民見官還不下跪而生氣,聽到張白圭的話,李士翱微微心驚道:“這少年看上去僅有十二三歲年紀,難道便已經擁有秀才功名?
再看臺下張白圭,長得那是儀表堂堂,風度翩翩,身上長衫雖然輟著補丁,但是卻乾乾淨淨,再看此子舉止端莊,知書識禮,必定出自於書香門第,同為讀書人的李士翱頓時對張白圭好感叢生。
心道:“此子若能逃出這一劫定當前途不可限量”便不由自主偏向張白圭。
李士翱並不是因為“學生”兩個字地位有多高,而是在這個萬般皆下品惟有讀書高的大明朝只有擁有功名在身的人才能自稱為學生,在大明朝士農工商中,士受人尊敬和優待,屬於腦力勞動者。
更何況,眼前這順眼少年將來定非池中之物說不定某一天一遇風雲變化龍,自己何不結個善緣做個順水人情,將來也能傳作士林美談。
想通此處,李士翱便和顏悅色的詢問張白圭事情的經過。經過張白圭繪聲繪色的說出了當時的場景以及發生的事情的前因後果後。
李士翱心裡暗歎道:“終究是出了人命呀”。
李士翱想著反正傷人者不是眼前這個順眼的“學生”,乾脆就此幫他脫罪,於是正當他拿定主意他準備宣判時。
那個被打倒在地的黑臉大漢突然醒了過來,原來他只是被打暈了過去。
只聽見臺上驚堂木啪的一聲,那大漢嚇得立馬跪下驚恐地喊道:“小人見過大老爺”。
只見知府李士翱向那大漢呵道:“大膽刁民,是誰給你的膽子,處處尋滋挑事,欺壓鄉里,魚肉百姓,還將張秀才打傷,是誰給你的膽子膽敢對朝廷有功名在身的讀書人動手,你想造反不成”?
那大漢被李士翱扣的幾頂高帽子話嚇得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他要早知道這姓張的寫字先生是有功名在身的秀才就是再給他兩個膽子也不敢對他動手啊。
頓時被府尊大人命人拖出去打了二十大板。
打完回來後,那大漢面若土色,跪在地上一股腦的全說了,供出了是城隍廟周邊幾個寫字先生聯手出錢請黑臉大漢去教訓張秀才並砸了他的攤子。
緊接著李士翱將城隍廟那幾個寫字先生一一傳喚而來。
那幾個寫字先生一看到那黑臉大漢跪這頓時什麼都明白了,一個個立馬跪下求:“大老爺開恩”。
最後幾人一一受罰共計賠償張秀才一家共計10兩銀子才算了結。
若以米價參考,明代嘉靖年間的,一白石米價07—1兩白銀,那麼一兩銀子相當於後世800塊錢左右的購買力,相當於共計賠給張成一家8000塊錢人民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