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章了。他首先對學兵軍在浙江和江西發動的反擊表示了關心,然後就美國情報部門剛剛得到的一份情報提醒歐陽雲:“……日軍新編師團的訓練工作已經完成,我們分析日軍接下來會加強三個方向的攻勢,一是中國,二是臺灣和菲律賓,三是澳大利亞。歐陽雲將軍,我們很擔心一件事,如果日軍佔領陝西的話,那麼就可以威脅到貴國大後方,您覺得憑藉國民政府的軍事實力,他們能夠抵擋日軍的進攻嗎?”
日軍在秦嶺東麓囤積重兵,學兵軍也是剛剛掌握這一情報。橫亙於中國中部的秦嶺、湖北與四川搭界的大巴山系和雲貴高原組成的天然屏障實際上是中國西南和西北大後方免遭日軍直接攻擊的最大保證。在那個時空,日軍不是沒想過透過打穿秦嶺屏障直接出兵陝西,然後再從陝西進攻四川,以求徹底粉碎國民政府的抵抗決心。但是險峻的山勢卻挫敗了日軍這一企圖,讓日軍不得不另闢蹊徑改走東南亞開闢西南戰線。
歐陽雲和顧戀雲、陳師昌等人討論相關這件事的時候,皆認為日軍不可能鑿穿秦嶺防線,但是現在面對羅斯福的擔心,歐陽雲覺得有必要慎重加以說明,遂正襟危坐,語氣略顯沉重的說道:“老實講,我不知道。國民政府現在存在的問題是部隊足夠,但是裝備和素質卻參差不齊。而我們面臨的最大困難是補充跟不上消耗,所以國民革命軍事委員會才會制定以時間和空間消耗日軍實力的策略,要求前線部隊積極在戰略要地與日軍舉行會戰的同時卻不求堅守這些地區,一切以消耗日軍實力為首選。秦嶺地勢險要、易守難攻,中國有史以來無論是哪兩個朝代的更替,都還沒有發生過透過秦嶺用兵的,所以我以為即使日軍有這個決心,要實現的可能也微乎其微。當然,被武士道精神武裝起來的日本人都是瘋子,我們不能排除他們會走這一條險境。”
和英國政府完全著眼於自身利益不同,美國政府在羅斯福的領導下看待這場曠古世界大戰的著眼點要遠大無私得多。這裡面最為顯著的一點便是美國政府很重視對日作戰中中國的力量,認為中國如果戰敗或者對日投降的話將會給全世界帶來災難性的後果,美國人的這種憂慮在日軍進攻東南亞以後表現得越發明顯,這也是在租借法案生效以後,美國政府肯給予中國借貸國待遇的最重要原因。
截止現在,勿論學兵遠征軍的作用,光是中國戰場就牽制了日軍百分之七十的兵力,在羅斯福看來,這已經是對同盟國很了不起的貢獻了。而因為學兵軍在浙江和江西發動的反攻,這讓他意識到中國或許能夠承擔更大的責任,牽制更多的日軍兵力,於是他便產生一個設想,如果學兵遠征軍回去廣東的話,學兵軍是不是有能力發動更廣泛的反攻,迫使日軍不得不持續增兵。這個設想再深入一點,國民政府有超過兩百萬的軍隊,如果這些軍隊都擁有學兵軍的戰力的話,那麼日本為了維繫中國戰場又該投入多少兵力呢?屆時,日本會不會因為中國戰場的需要而放棄東南亞作戰?
這個想法實在是太誘人了,用羅斯福對赫爾的話來說:這得挽救多少美國小夥子的生命哪!於是一個朦朧的計劃在他的心中發酵,讓他開始迫不及待的想要對國民政府施加影響,以改變國民政府主導的中國抗日統一戰線有名無實的現狀。不過,究竟該如何著手,他此前卻沒有好的想法。而現在,當他一而再再而三的聽歐陽雲提及“我們”一說,他心中豁然開朗,一個很實際的計劃方案產生了。強捺心頭興奮,他微笑著對歐陽雲道:“您說得這些我都瞭解,對於貴國政府和人民在對日作戰中英勇的表現,美國政府和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