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袤的東海上,海水拍打石頭上,濺起無數水花。
抽水機的轟鳴聲從石頭島上傳開,無數網友也透過直播鏡頭,目睹著這坑裡面到底會有什麼東西。
第一個坑的水在抽水機的轟鳴聲中逐漸減少,大家的目光都緊緊盯著坑底,期待著各種大魚出現。
隨著水位越來越低,網友們直接忽略了其他小魚小蝦,眼裡只有坑底那個大傢伙。
只見坑底躺著一隻比臉盆還大的鰩魚!瞬間,直播間裡熱鬧起來。
“臥槽,魔鬼魚!”有網友驚呼道。
“這東西為什麼看著好恐怖,身上都起雞皮疙瘩了。”另一位網友說道。
“樓上的,這可不是魔鬼魚,這應該是鰩魚,跟魔鬼魚還是有些不一樣的。”一位似乎比較懂行的網友糾正道。
“我看它倆就是一樣的,明明長的就差不多,分那麼清楚幹嘛?”也有網友堅持自己的看法。
這時候,陳青虎將抽水機放置在另外一個坑,開始抽水,然後回到這邊來跟陳青山一起撿魚。
“哥,這魔鬼魚可以,沒想到這麼大也被海浪捲上來了。”陳青虎興奮地說道。
“這不是魔鬼魚,而是鰩魚。”陳青山撿起一條八爪魚丟進水箱,然後耐心地解釋道,
“鰩魚和魔鬼魚雖然長得像,但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鰩魚身體扁平,形狀有圓形、斜方形或菱形,尾鰭很短小,或者根本沒有。但是鰩魚的胸鰭寬大,像一對大翅膀,它的口器在它的腹部,牙齒排列像是鋪的石頭,適合捕食底棲生物。
而魔鬼魚,學名叫前口蝠鱝,身體同樣扁平,但和鰩魚最不一樣的地方是它擁有頭翼,這使得它在遊動時,顯得更加靈活。
而且,它們在生活習性上也有一些區別。
鰩魚大多都生活在海底,透過海底泥沙藏身偽裝,然後狩獵小魚、甲殼類動物和其他底棲生物作為食物。
它的游泳能力偏弱,經常把半個身軀埋在海底泥沙裡面,偽裝保護自己!
而魔鬼魚,則是主要生活在熱帶和亞熱帶海域,海中的浮游生物和小型魚類是它們的主要食物來源。
跟鰩魚不同的是,魔鬼魚多數成群結隊,:()娛樂:誰說漁民就不能搞藝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