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是她聲音仍帶哽咽:“可孝純……她還是個姑娘家,若這毒一日不解,她又要如何說親,便是解了……便是解了,那毒箭留下的傷疤,連太醫都沒法除去,她又該如何自處……”說到這裡,她眼睛又更紅了不少,“她這樣年輕,日後可要如何是好,我……我還能看到她嫁得良人,餘生圓滿的時候麼……”
趙瑾總算是聽明白了。
她未曾作聲。
其餘安慰她的人也不約而同止了聲音。
她們不知道這祖孫倆目標是六皇子,所以聽到這話下意識就有了不好的預感,生怕她仗著皇后那點愧疚就叫後者指婚,禍害了自家兒子。
慶華大長公主雖復了位,但也就是復位了,再加上個日漸衰落的蔣家,絕非是她們心中最好的親家人選。
孝純縣主會做人,名聲也很不錯,若她出身於普通世家,做個兒媳婦也並無不可,但偏偏她有一個拖後腿的家族,在場不是實權宗室就是勳貴重臣,自然看不上一個慶華大長公主做親家。
見面三分笑已經是尊重了。
不過不願也不能表現得太多明顯,所以不少人只溫聲安慰著,表示孝純縣主絕對無恙,不會沒有歸宿。
面對她們四兩撥千斤的“寬慰”,慶華大長公主冷笑一聲,卻沒說什麼。
她也看不上她們那些廢物兒子做孫女婿。
不過眼見著皇后也是一副顧左右而言他的態度,她心中還是不悅:“孝純年幼,待人赤誠,她為皇后娘娘所做的一切皆發自本心,但做祖母的總更心疼她些,也極擔憂她往後的日子,但求皇后娘娘多關照孝純幾分,好叫她得遇良人,餘生圓滿,如此……我這把老骨頭便是現在閉眼也滿足了。”
“姑母這說的什麼話,您身子骨硬朗著,必能得見孝純成婚生子,享曾孫的福呢。”皇后輕聲寬慰。
雖沒得個準話,但有皇后這句話在,慶華大長公主還算滿意。
她也知道一口吃不成個胖子,好在她們暫時離不得護國寺,還有機會慢慢籌劃。
與皇后你來我往訴了幾句苦後,她這才行禮告退。
其餘人也紛紛告退了,生怕皇后一個想不開給她們兒子配了對來還她自己的人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