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養出來的,所以問題應該修正為:
為什麼建國之後我們的學校總是培養不出傑出人才?
如果公知、精英看到這個問題一定會情不自禁地把它歸結到體制上來。事實上,他們這回說的沒錯,確實是因為制度問題。新中國成立以後,中國的教育體制整體趨向於蘇聯模式,人才培養帶有強烈的國家功利主義色彩。教育不再是為了培養博學通才,而是為國家培養具體的、有用的專門人才,比如工程師、醫生、農業專家、技術人員等。
為此在1952年到1953年間先後拆分了一大批歷史悠久的綜合性大學,像清華大學、南京大學、武漢大學、浙江大學、同濟大學等高校都在劫難逃,進而建立起一批以專門學科為主的高等院校。這就是中國教育史上赫赫有名的“院系大調整”,也是很多高校把1952年作為建校元年的根本原因。
在這次院系大調整中,誕生了一大批著名專業院校。其中最有名的,當數北京學院路的“八大學院”:北京醫學院(今北京大學醫學部)、北京鋼鐵學院(今北京科技大學)、北京石油學院(今中國石油大學)、北京農業機械化學院(今中國農業大學)、北京航空學院(今北京航空航天大學)、北京地質學院(今中國地質大學)、北京礦業學院(今中國礦業大學)、北京林學院(今北京林業大學)。…;
培養傑出人才,就跟小孩捏泥巴一樣。民國時期高校的博學通識教育,是把一群小孩領進大師作品展覽館然後隨便這群小孩怎麼折騰,學不學自由,跟誰學也自由。千兒八百小孩中總有幾個天資聰穎的在大師薰陶下自己也成了大師,甚至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而建國後的專門化教育,則像把一群孩子領進製陶工廠裡,老師手把手地教道:“今天我們捏小板凳,第一步先把泥巴拍出片狀,……”在循序漸進的培養下,泯滅了天才與凡人之間的巨大鴻溝,最後所有孩子不分資質都成為熟練的工人,做出碗、陶罐、茶壺等日用品來,卻沒有誰能成為大師燒製成大師級作品。
你是不是要唾罵這種限制個人自由發展的教育體制?不過我勸你在開口之前,最好先了解一下它為國家發展做出的卓越貢獻。
眾說周知,中國是世界上少數幾個擁有完整工業體系的國家。要知道在1949年之前,中國工業還是積貧積弱的,為什麼能有今天的局面?除了蘇聯援助的156項重大工程為我們建立起較為完整的基礎工業和國防工業體系的框架,就要感謝專門化教育為各種工業提供充足而優質的 技術人員。沒有他們的犧牲·中國現在就是第二個印度!
改革開放三十年,高等教育和職業教育突飛猛進,專門人才開始出現過剩。而且中國經濟發展飛速發展,也迫切要求在科學和文化上出現傑出人才,作為新時代的靈魂人物,於是“錢學森之問”應運而生。與“錢學森之問”同步的,是各大高校開始了“綜合性大學”發展之路,像傳統的理工名校清華、北航、北理都有了人文社會科學學院,著名的文科大學人大、北師也有了理工農醫的碩士點。
大學的綜合化,一方面固然是教育產業化帶來的風氣使然,另一方面我們也要看到,這是大學在或主動、或被動地肩負起社會對傑出人才的期盼。
回顧中國百年教育歷程會發現,由通識教育走向專門化教育,是基於國家和民族的迫切需要;而由專門化教育走向通識教育,也是經濟和文化發展的大勢所趨。孫元起正是意識到這一點,才在湖北揮金如土,建立了一系列專門學校。
“如果經濟允許的話·北平鐵廠會建立一所附屬學堂,前期著力培養鐵廠所需技術人才,學校名字我都想好了,叫‘水木學堂,。我很希望你們能夠留下·參與到學堂的籌建和開辦中來,為中國的工業技術人才教育貢獻自己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