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道它們倆之間的愛恨情仇。
要說它們的恩怨,得要追溯到遙遠的十七世紀。
在三十年戰爭之後,分裂為無數小邦的德意志長期處於衰敗之中。在政治經濟上,它要屈服在法國宰相黎塞留和馬薩林制定的政策之下,而制定這種政策的目的就是要讓德國保持衰弱分裂;在軍事上,它還要隔三差五地遭受法軍的侵略和瓜分,比如路易十四和拿破崙時期。
然而高富帥未必永遠都是高富帥,草根也未必永遠都是草根。
時間到了十九世紀70年代,俾斯麥主政的德意志終於得到了逆襲的機會。他利用拿破崙三世的野心和弱點,透過色當和凡爾賽之役,成功將一向高高在上的法蘭西帝國打落塵埃,並隨帶搶走了法國人心愛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德意志藉此成為強大而統一的帝國。
法國人將色當之敗視為奇恥大辱,更把德國搶走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視為一種罪惡,譬之如“把一個嬰兒從母親懷抱中搶走”。歷史證明。德國的順手之為不僅是罪惡,還是一個絕大的錯誤。為此,德國將賠上超過700萬條鮮活生命。而全世界也要為之陪葬超過8000萬人!
法國民眾對此耿耿於懷,一直矢志復仇,尤其在軍隊中,報仇雪恨的心理更是日益高漲。但被香水燻昏了頭、葡萄酒喝軟了腳的法國大兵怎麼可能是德意志勇士的對手?所以法國在恢復實力準備報仇的同時,也在積極尋找對付德國人的戰略合作伙伴。這就有了1893年的法俄聯盟和1907年的英、法、俄三國協約。
德國人自然對法蘭西急於復仇的心理瞭如指掌,也不會坐以待斃。早在法俄聯盟成立之前的1882年,就和奧匈、義大利簽訂了三國同盟條約。這就好比兩個小孩子打架。弱的一方在尋求幫助的同時,強的一方也在拉隊友,參與的人越來越多。最後單挑變成了群毆。
於是一戰爆發。
眾所周知,結果是德國慘敗。戰後簽署的《凡爾賽和約》將發動戰爭的責任全部推給了德國,從而對德國實行極為嚴厲的經濟與軍事制裁,規定德國要解除武裝、陸軍控制在10萬人以下、不準擁有空軍等等。更為毒辣的是重新劃定德國疆界。致使德國一下子喪失了13%的國土、12%的人口以及所有的海外殖民地——不僅搶來的阿爾薩斯—洛林地區要還給法國。本土的薩爾煤礦區也要由國際聯盟代管,萊茵河西岸的德國領土則由協約**隊佔領15年,東岸50公里以內德國不得設防。
戰爭責任、軍事限制、疆界劃分、戰爭賠償……《凡爾賽和約》的極端苛刻,使得德國國民產生了極強的牴觸和反感情緒,憤怒和屈辱感迅速在德國國內蔓延。尤其是喪失大量領土、殖民地和自身的經濟優勢,引發了德國民眾強烈的民族復仇主義情緒。德國魏瑪共和國總理謝德曼就聲稱:“誰要是簽署這樣的條約,他的手就會爛掉!”
這回,復仇的一方變成了德國。
二十年後。德國在希特勒的納粹黨的領導下,再次發動世界大戰。重新將法國踩在腳底。悲催的是,德國不僅有日本、義大利這些豬一樣的隊友,還想妄圖以一己之力挑戰世界,結果再次遭遇慘敗。連續兩次慘敗,德國徹底被打斷了脊樑,再也硬氣不起來。
當然,德國和法國也用慘痛的經歷告訴我們一個真理:實力強,也不如站好隊!
朱爾典又問:“那孫大人是否知道英、法、俄三國協約和德、奧、意三國同盟?”
孫元起道:“也略微知道一點。”
朱爾典再問:“那孫大人有沒有聽過最近幾年大英帝國與德國之間的裁軍問題談判?”
英國為了束縛德國的手腳,自1905年起就不斷提出裁減和暫緩建造海軍軍備的建議,暗示恢復英德友好關係的最好辦法是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