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國幾日,在普朗克教授陪同下,認真考察了魯爾工業區的幾個重要工礦企業。或許因為在科學界的鼎鼎大名,各家單位對孫元起一行熱情款待,對於索取資料的行為也不以為意,只認為他又要搞什麼重大研究發明。無償提供的大量相關材料,讓孫元起此行收入頗豐。
孫元起緊趕慢趕,終於在1907年12月7日趕到斯德哥爾摩,並受到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熱烈歡迎,安排他住在王室的一處宮殿裡。按照慣例,獲獎者在領獎前夕,要在瑞典發表獲獎演講,綜述自己生平最重要的研究成就和學術思想。因為姍姍來遲,孫元起的演講被安排在次日下午,地點是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學術報告廳。
對於面向學生的演講,孫元起向來重視,此次也不例外。這回獲獎理由是“對原子結構的探索,天才地預見了元素的本質,深刻地揭示了化學反應的原理”,如今這些東西基本都已經寫進教材,成為普通大學生必須瞭解的基礎知識。再把這些東西拿到講臺炒冷飯,不僅聽眾失望,自己也應該覺得難為情?好在去年底,孫元起剛發表了一篇驚動全球的論文《大爆炸宇宙理論》,如今大家對此還是津津樂道。因此,便敲定這次演講的內容:元素的起源、合成與消亡——從宇宙大爆炸說起。;
第二天剛吃完早飯,就有斯德哥爾摩大學的化學教授前來拜訪,索要孫元起的講稿。這也可以理解,瑞典的官方語言是瑞典語,屬於北日耳曼語的一種,在語序、詞彙、發音等方面與英語相去甚遠。孫元起用英語演講,需要人在邊翻譯,否則就變成對牛彈琴,不,對牛談情了。如今科學日新月異,科學詞彙層出不窮,孫元起更是生造新詞的能手,幾乎憑藉個人力量,給新版英語詞典增加了數十頁的厚度。那位充任翻譯的化學教授,如果不想和清華大學校長顧秉林一樣鬧笑話的話,最好是提前拿到稿子,認真做好備課工作。
下午,孫元起在瑞典皇家科學院諸位院士的陪同下,穿著長袍馬褂,出現在斯德哥爾摩大學的校園內。如此奇特的裝束,一出現就吸引了眾人的目光。孫元起心中不爽:看什麼看!等到了後天頒獎儀式的時候,哥哥我不僅要穿長袍,發言還要用文言文,讓你們這幫鬼佬們好好見識一下中國語言的博大精深。嘿嘿,到時候,就看你們翻譯怎麼抓瞎!
按照規定,諾貝爾獎頒獎儀式,男士必須穿燕尾服或民族服裝,女士要穿莊重的晚禮服;獲獎者發言可以用自己的民族語言。這麼說來,孫元起可以順理成章地實現自己的“宏偉”夢想。
學術報告廳裡面人山人海,孫元起一行甫進門,掌聲便如春雷般轟然響起。諸位陪同人員都大為驚訝:“今天居然有這麼多聽眾,真是史無前例啊!”惟有孫元起一臉平淡,心道:那是你們造化好,生在地廣人稀的瑞典,無緣見識帝國的繁華!如果哪天你有幸見過帝國的春運,估計連死的心都有了。
演講之前,循例先有人臺暖場,內容無非是介紹孫元起的基本情況。那位化學教授在邊低聲向孫元起翻譯道:“尊敬的女士們、先生們,歡迎你們來到斯德哥爾摩大學聆聽今天的講座!“在十多年前,世界大多數的科學家都認為化學、物理等自然學科已經發展基本完備,剩下的都是些細枝末節,許多年輕的研究者甚至為自己生不逢時而怨恨不已。就在這個時候,神奇的東方出現了一位神奇的年青人,他用一系列具有劃時代意義的論文向我們表明,科學的道路還非常漫長,我們不過剛剛走到一個口而已。這位神奇的年青人,就是我們今天有幸邀請到的嘉賓、第七屆諾貝爾獎化學獎的得主揚克約翰遜博士!“
正如今年年初i雜誌一位評論員所說,‘約翰遜博士的每一篇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