然而那之後沒多久,戰亂便四起,朝廷也無暇舉辦會試了,沒過多久,更是被滅國了。
一開始,薛文津還不知道自己這個前朝考回來的舉人身份作不作數,都做好了重新考一次鄉試的準備了,但朝廷為了加快這次恩科的程序,特意下了恩典,說只要是五年內考上了舉人身份計程車子,均可以直接參加會試。
因此,薛文津這段時間一直疊起心思,為會試做準備。
因為他不是新晉的舉人,當時的成績也不算特別亮眼,他在京城士子圈裡的名聲,並不算特別響亮,薛家眾人也完全沒想到,他竟會同時收到兩封重量級的帖子!
畢竟,別說京城歷年鄉試中的前三名了,全國那麼多個州,光是各州的前三名都有幾百號人,薛文津在這些人裡,壓根排不上名號。
薛成義又是哈哈一笑,拈著自己下巴上的幾縷短鬚,又是自豪又是為難地道:“雖說文津當年的鄉試成績不算特別亮眼,但京城有才計程車子本就比別的地方多,每年參加鄉試的人數也多,文津在京城參加鄉試考取的名次,其實比一些偏遠地方的前三甲還要有分量。
除了這兩位殿下,文津先前其實也收到過一些世家大族的帖子,但我想他專心備考,便讓他統統拒了,等他實打實地考取到功名了,再去經營這些虛名也不遲。
只是,這兩位殿下的身份擺在這裡,都不是可以直接拒了的主啊。
更別說,太子殿下和魏王殿下在朝堂上的關係向來微妙,要怎麼處理這兩封帖子,實在讓人頭疼……”
這兩尊大佛,他們可一尊都得罪不起!
薛靈宛突然眨了眨眼,道:“阿爹,你不是向來不喜歡太子殿下嗎?”
薛成義微愣,有些窘迫地清了清嗓子,悄悄瞥了蘇流月一眼,道:“阿爹確實看不上他這般縱容手底下的人,但這樣的人物,關起門來咱們怎麼說都可以,在外頭,還是要衡量好這個厲害關係的。”
蘇流月不禁覺得好笑。
其實,她先前已是暗示過,伍將軍這件事跟周雲克關係不大,但當時怒火上頭的大舅明顯沒聽進去。
幸好她大舅是個公私分明的,對周雲克再不滿也不會影響正事,說實話,若真論薛成義心裡對誰更有意見,定然是魏王,畢竟當初正是由於魏王,他才差點被調出御史臺了。
只是這件事,薛家大部分人都不知道罷了。
薛靈宛向來沒有薛成義想得多,笑眯眯地道:“不管怎樣,三哥能同時收到這兩位殿下的帖子,實在了不起!其他士子還不知道怎麼眼紅呢!咱們薛家以後就靠三哥飛黃騰達了!”
薛成義忍不住笑了笑,道:“太子殿下的帖子確實能讓人眼紅,魏王殿下的帖子便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