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啊。
吃飽喝足之後,葉墨便遣散了眾人,只是將曹豹與曹宏叫到了書房中,去討論正事去了。
第二一四章:再往函谷
葉墨將曹豹二人叫入書房之中,也只是談論了一下徐州的形勢罷了。徐州雖然是沒有處於戰亂之中,但是形勢卻是異常的複雜。便是陶謙,也不能完全掌控徐州的每一處郡縣。
若是朝廷想要收回徐州,氣阻力可不單單是來自陶謙以及那些世家。甚至可以說,自陶謙出,幾乎沒有阻力。陶謙年老,他的兩個兒子卻無大能,若是讓陶謙的兩個兒子繼承他的基業,那陶家的血脈也就到這裡結束了。
因此,只要陶謙沒有燒壞腦袋,他就一定會將徐州交給別人。在葉墨的前世,陶謙將徐州基業交給了劉備,可是現在劉備卻是投靠了匈奴人成了一名國賊。若是沒有其他的勢力介入徐州的話,葉墨猜測陶謙八成會將徐州交到陳家手中。
若是交給了陳家,那曹家就一定沒有好果子吃。陶謙之所以重用曹豹,就是因為曹豹能練兵打仗,但是又沒有太大的能耐。等到陶謙能夠招募到一名好的將領的時候,那隨時能從曹豹手中將兵權奪回去。但是陳登不同,陳登儘管是一名文士,但同時也是一名儒將。
陳登帶兵打仗的本事,可要比曹豹厲害的多。但是陳登卻只是一名典農校尉,主管的卻是農業的生產。可見,陶謙對陳家確實儲存著提防的態度。
而葉墨與曹豹在書房之中閒聊,便透過曹豹的最終了解了一些徐州的形勢,對葉墨的計劃也是有很大的幫助的。在陶謙同意引入教堂、報紙的情況之下,那葉墨就能夠儘可能減少陳家對徐州百姓的影響。
世家之所以能夠控制廣大的百姓,就是因為百姓沒有獲得訊息的來源,只能夠透過依附於各大世家,才能夠知道天下之事。就好比如說,下邳的一名小商販想要去廣陵做生意,但是不知道什麼東西才賺錢,那就只能透過陳家傳來的訊息去準備貨物。等到這名商販賺了錢,那還不是死心塌地的跟著陳家,而且除了陳家,他也沒有別的渠道去獲得這種訊息了。
但是現在不同了,朝廷先是開了教堂,那寫窮苦人家的孩子也就能夠去讀書識字了。如此,便打破了徐州世家對於文化知識的壟斷。之後,透過報紙,那些百姓便能夠獲得更加真實的資料。而且,這報紙可是當今聖上親自督辦的,那就是說,這報紙上的東西,可是代表了天子的言論,誰敢不信?
如此一來,那些依靠著文化壟斷來從百姓手中獲利的家族將會面臨一個發展的寒冬期,想要度過,那只有兩個選擇,一個是轉型,另一個就是遷走。只是故土難移,沒事誰會離開,所以這些家族將會面臨一個如何轉型的問題。
這些家族要轉型,必定會對一些在該領域的老牌世家造成衝擊。比如說,徐州的陳家要經商,那糜家是無論如何也會在暗地裡使絆子。畢竟,咱們又不是特別熟,憑什麼我會給你讓出一定市場份額?
當然,就算這些家族不轉型,依靠著囤積的大量糧田也能夠很好的生存下去。但是,葉墨對於這型別的世家更不會手軟。依靠著系統每月一熟的糧食,葉墨控制的洛家商會將會對整個大漢的糧價造成前所未有的衝擊。而且,葉墨沒記錯的話,那就在近兩年之內,必有一場大範圍的蝗災。而那場蝗災,就是洛家商會進入糧食市場的契機。
只是葉墨心中想了這些,卻不會對曹豹所出來。要是讓曹豹知道了葉墨的計劃,那曹豹還會站在葉墨這一邊就怪了。
在兩人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