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線、大同、寧夏以及登州、萊州的情報為主,這些都是直接牽涉到大清直接利益的。
蘇天成是崇禎十一年的九月被任命為薊遼督師的,可一直到崇禎十二年的正月,才正式上任,之前江寧營已經開始駐防關寧錦防線,這令皇太極開始jǐng惕,也一直都在思考,為什麼蘇天成沒有急著上任,整理遼東的局勢。
面對蘇天成這個最大的敵人,皇太極重視的程度,早就超過了對大明皇帝崇禎的重視,蘇天成取得的諸多戰績,都源源不斷的彙集到皇太極的手裡,看著這些情報,他有了心驚肉跳的感覺,覺得這個蘇天成,肯定會對大清造成致命的威脅。
范文程仔細分析過,為什麼蘇天成不急著上任,按說蘇天成每一次調整職務,都是匆匆上任的,特別是負責剿滅流寇事宜之後,很快就到了四川,迫不及待的開始部署,半年多的時間之後,大明流寇灰飛煙滅,不復存在了,可這一次,居然耽誤了四個月左右的時間。范文程最終得出的結論,蘇天成對大清國是高度重視的,也是準備長期在遼東堅持的,蘇天成肯定是認識到了大清國強悍的實力,不會貿然採取行動的。
皇太極贊成這樣的看法,愈發覺得蘇天成不簡單,做事情知道輕重緩急,知道該如何的應對,有的放矢,這樣的對手太可怕了。
因為江寧營駐守錦州和寧遠,皇太極下令。大淩河城的軍士,不要輕易出擊,要加強戒備,防止江寧營的任何動作。
皇太極也想到了,蘇天成肯定會注意到大淩河城,這個地方臺重要了,對於關寧錦防線。構成了致命的威脅,可以說,只要後金在大淩河駐兵了,錦州個寧遠的明軍,就被完全牽制住了,不敢隨意亂動。用一萬多軍士,牽制住大明幾十萬大軍,這是皇太極頗為得意的舉措,要知道,幾十萬大軍的消耗,明朝的朝廷難以長時間堅持下去。
皇太極有著充足的信心,守住大淩河城。就算是守不住了,毀掉整個的大淩河城,也是可以的,這樣錦州就直接暴露在兵鋒之下,明軍同樣徹夜難安。
皇太極看問題還是比較客觀的,承認江寧營的驍勇,但也沒有畏懼江寧營,不管怎麼說。江寧營不足十萬人,憑著這些人,想要攻打大清國,那還是太狂妄了一些,至於說駐守邊關的明軍,多次交手之後,皇太極摸清楚了底細。認為這些明軍,不會構成致命的威脅。
有了這樣的認識之後,皇太極也做出來了一系列的調整,駐守大淩河城的軍士慢慢開始增加了。重點是增加了漢軍,包括火器的佈置,也多起來了,皇太極是不會派很多的八旗子弟去守衛大淩河城的,主要任務還是落實到了漢軍的頭上,就算是蘇天成進攻大淩河城,讓漢軍對付明軍,這也是對大明極大的諷刺。
皇太極曾經親自帶兵攻打大淩河城,知道大淩河城地勢的險要。
可以說,蘇天成到遼東上任的那一刻,皇太極的注意力,也集中到了大淩河城。
令皇太極有些苦惱的是,阿濟格、多爾袞等將領,想到的都是進攻進攻再進攻,趁著蘇天成立足未穩,進行一次大戰,打下蘇天成的威風,包括嶽託等人,也是這樣的認識,好一些是代善,一直都沒有明確表態,至於說范文程等漢臣,態度更是模糊,明顯是不贊成進攻的,其實皇太極早就思索過這個問題了,關寧錦防線,絕大部分都是在明軍的控制之下,這樣的時刻,大軍去攻擊,需要面臨後勤補給等諸多問題,如果依舊是面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