皇權通知,在這方面存在重大問題,先皇和祖宗定下來的東西,後輩子孫要做出來改變,可不是小事情,加之皇權統治的宿命,基本上是一代不如一代,想著王朝延續過程中,能夠有人超過開國皇帝的。這樣的情況幾乎沒有。
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明顯不符合要求了,軍屯不能夠養活軍隊,朝廷無力支付那麼多的軍餉,導致的結果,就是軍士的譁變,或者說衛所名存實亡。
更為惡劣的是,這麼多年過去了。衛所的軍官,習慣了貪墨以及喝兵血。對上他們謊報軍士人數,套取空餉,對下他們盤剝軍士,集聚個人的財富,若是有人不這麼做,堅持發展軍隊。反而成為了眼中釘,大家都要抵制和打壓。
處於這樣的情況下,大明朝軍隊的素質,可想而知了。
自萬曆年間以來,軍隊的素質急劇下降。除開在欺負老百姓方面有著不一般的能力,拉出去打戰就是笑話了。
到了天啟和崇禎年間,不少的怪事情出現了,朝廷放著衛所的軍士不用,花費額外的銀子,招募軍士打戰,這也是朝廷的無奈之舉,衛所的軍士根本無法打戰,就算是拉出來了,也是到戰場上送死,甚至會因為潰逃的事件,影響到大部隊的軍心。
隨著時間的推移,衛所軍士的發展方向,也令朝廷開始擔憂了,一些衛所的軍官,想辦法斂財之後,開始控制衛所的軍士,讓朝廷的軍隊,成為了為個人服務的軍隊,朝廷的聖旨調不動這些軍士,可衛所的軍官,說話一言九鼎,長此以往,甚至可能出現割據的軍閥。
大明朝的內憂外患太多了,朱由檢明白衛所制度和軍戶制度的弊端,可他沒有能力動手改造,只能是眼睜睜的看著,若是各地衛所軍士都出現譁變了,不需要後金和流寇的打擊,大明朝立刻轟然倒地。
這一次,蘇天成提出來在陝西裁撤衛所軍隊,朱由檢求之不得,放在以前,他也不敢表態,但有了強悍的江寧營,朱由檢放心了,至少在陝西,就是衛所的軍士譁變,也不是江寧營的對手,況且陝西衛所軍士,包括邊鎮的邊軍,戰鬥力孱弱是非常出名的,說得不客氣一些,有本事的軍士,早就加入到流寇隊伍裡面去了。
蘇天成敢於吃螃蟹,得益於對歷史發展的認識,也正是因為這樣的認識,令蘇天成格外的小心,他不會貿然動手的。
很快,傳聞就出現了,陝西衛所之所以裁撤,是因為陝西過於的貧窮,養活江寧營都顯得很是困難了,就更不用說養活衛所軍士了,這樣的情況下,陝西巡撫、江寧營都指揮使蘇天成大人,迫於無奈,想到了裁撤衛所的軍隊,讓江寧營的日子更加的好過一些。
這樣的傳聞,喧囂塵上。
沒有知道,這樣的傳聞,其實是蘇天成自己杜撰出來的。
他不得不這麼做,寧可自己的名聲不好,也不能夠引發其他地方衛所軍士的反對,甚至是譁變,江寧營還沒有能力控制到大明朝所有的土地。
內心裡面,蘇天成想法是堅決的,要趁著這次機會,徹底改變陝西軍事現狀。
所有的衛所,幾乎都要裁撤,按照幾百年之後的辦法,設立軍區,按照位置的關鍵程度,設立大小不同的軍區,軍區與地方上完全脫鉤,依靠朝廷養活,軍區嚴格控制在朝廷的手裡,軍士全部實行招募制,廢除軍戶制度。
至於說軍隊需要種田來養活自己,這在蘇天成看來,簡直就是笑話,又不是民兵,種田幹什麼,軍隊的任務就是保家衛國,就是打戰。
雖然在朝廷裡面,蘇天成建議江寧營一分為五,分別守衛五個地方,但實際上,他的想法,江寧營一分為三,邊關放置一部分,西安府放置一部分,漢中府放置一部分,這樣足夠守衛陝西,護衛陝西的安寧了。
想想幾百年之後,中國那麼大的面積,面臨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