族界限,所以渡海來臺的人就會以籍貫聚居在一起抱團取暖。
其中漳州和泉州兩地的人來得早,佔據的土地比較多,人數也多,矛盾也最為激烈。
漳泉二州的人時常發生械鬥,人數有些時候甚至上萬,完全就是戰爭的配置,駐守臺島的清軍不能彈壓,也只能聽之任之。
這種尖銳的矛盾裡不僅有一些階級矛盾,也有很濃厚的宗族、地域矛盾色彩,兩者交織在一起,你中有我,我中有你,都不可忽視。
趙學寧安排過去的人多是蘭芳籍潮州人,自然也就藉助身份優勢聚攏潮州人建設農莊,然後吸納他們效忠蘭芳和趙學寧,使之成為蘭芳國民。
本來他們打算暗中積蓄力量,沒想搞大事情,但是沒想到的是諸羅縣周邊地區的械鬥也非常多,各州人士也常常為了爭奪土地和水源乃至於牲畜而爆發大亂戰,鬥爭極其激烈。
三天一小打,五天一大打,打死了人不是新聞,什麼時候不死人了,那才是大新聞。
蘭芳勢力明面上也屬於潮州派,所以也要出力為潮州派的利益而參加械鬥,就算原本不想捲入械鬥,但是被其他州派威脅到存亡的時候,他們也不得不奮起參加械鬥。
因為吃得好、訓練得當,組織度高,所以蘭芳勢力的七個農莊常常聯合起來作戰並且取得勝利,對其他各州人的進攻往往能給予強力的反擊。
當潮州派想要主動進攻的時候,他們也能打頭陣,擊敗數倍於己的其他各州派系的勢力,奪取相當數量的土地和其他資源。
漸漸的,蘭芳勢力在潮州派當中成為很有名望和影響力的一支,幾個行動小組的組長都成為了有頭有臉的潮州派頭面人物,越來越多從潮州渡海而來的人都會選擇投靠他們的農莊求取生存。
人多了就要吃飯,原有的土地不夠多,那就需要更多的土地,現實壓力的因素下,也促使他們更多的參加械鬥奪取土地,於是人越多,戰鬥經驗越豐富,勢力也越大。
林爽文是漳州人,主要活動地區在彰化一帶,原先跟諸羅縣這一帶的潮州派沒什麼太大的交集。
之所以起事,據說也是因為一場地域派系械鬥而引發的清軍下場彈壓,一批和林爽文關係比較好的人逃入了林爽文的地盤求取庇護。
清軍追過來讓他交人,林爽文講義氣,不交,清軍遂放火燒了周圍的幾個村莊,徹底激怒了林爽文和他身邊的朋友們,於是大家心一橫,反了他孃的!
清官府勢力錯誤的估計了自己的威懾力以及這群福建移民的暴烈程度。
他們都被逼得背井離鄉到臺島求生存,又是常年械鬥的物理系對抗好手,大家日常打成一片武德充沛,還真就和內地那些老老實實的農民一樣怕你那遠在天邊的皇帝老兒?
你皇帝老兒管得到我們嗎?
再加上天地會在內陸遭到清政府的嚴禁和打擊,遂渡海到臺島發展天地會的勢力,在臺島十分盛行,林爽文也是天地會的一份子。
他本就討厭清政府,之前為了生存,多次出錢賄賂官員,討好這些老爺們,日子過得很憋屈,很不爽,現在這一搞,他直接掀桌子不玩了。
清政府素來不做人的傳統在任何一個行政地區都是一樣的,林爽文的起義就像是一顆火星掉落到了裝滿火藥的木桶裡,結果是怎麼樣的,不言而喻。
本來這對於趙學寧和蘭芳來說也不是什麼壞事,他們起義打清軍分明是好事。
所以林爽文剛開始起事的時候,蘭芳這邊的幾個行動小組的組長們聚在一起開了個會,商量了一下,覺得林爽文就算鬧事也招惹不到蘭芳勢力,要是可以的話,大家甚至可以集合力量一起幹掉臺島的清軍。
畢竟站在反清的立場上,大家都是一致的,應該可以聯合起來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