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播流言的人實在是太多了,根本找不到源頭,但是民間被通鑾用這樣的手段狠狠的控制住了,流言遂留在了每個人的心裡,不再被宣之於口。
官方層面相對複雜一些,但是在通鑾各打五十大板之後,雙方也沒有了繼續鬧騰下去的必要,只能忍氣吞聲,互相約束,再也沒有做出什麼互相針對的事情來。
一旦起了爭端,倒黴的是兩方人,而不是某一方人。
通鑾選擇了無差別打擊。
很顯然,通鑾的強力應對措施起到了效果,這下子,他終於有精力可以好好的調查一下這件事情的到底是誰的陰謀了。
不過與此同時,他還有很多事情要做。
比如北部邊境的叛亂事件。
雖然鄭信統治後期,透過掌握至關重要的職位而控制了很大權力,由此在軍隊和朝野都安插了不少自己的親信,然而在邊疆地區,通鑾能夠結交、信任的鄭信任命的守邊大將還是太少,大部分人都和通鑾沒什麼關係。
眼下,就有人直接自立,不聽號令,也有人直接投降緬甸,乾脆不跟通鑾玩了,掀桌子了。
至於大部分人雖然沒有直接的表態,但是也沒有支援他稱王的架勢,可以想象,如果不是因為他們的家人都在吞武裡,在通鑾的控制下,這些人難免也會有想要造反的想法。
通鑾對此非常憂慮,他認為投降緬甸的那些人會讓緬甸朝廷立刻知道暹羅發生政變的訊息。
本來以鄭信的威望,緬甸軍隊未必敢入侵,但是鄭信一死,緬甸方面一定會浮想連篇,一定會南下侵略暹羅。
通鑾最開始並非沒有相關的預案,但是他沒有想到居然真的有人直接投降了緬甸,這會讓緬甸方面提前很長時間得知暹羅內亂,會大大縮短通鑾整體戰略的準備時間,對他非常不利。
但是眼下他也沒有更多的辦法,只能把他的弟弟解除圈禁,向他道歉,說了幾句軟話。
通鑾讓他看在自己身為王位繼承人的份上,統兵北上,討伐掉自立的叛徒,招撫願意合作的將軍,以此穩定北部邊疆。
而通鑾本人將留在吞武裡,繼續穩定局勢,為軍隊提供糧草和後勤服務,確保軍隊有的吃有的穿,讓素拉可以盡情施展自己的軍事才能。
素拉本來還挺生氣,但是想到自己和通鑾是一根繩子上的螞蚱,通鑾完蛋了自己也要完蛋,於是只能答應通鑾,暫且兄弟齊心,但願其力斷金。
之後,素拉率領一萬名暹羅士兵開始了自己的北伐征程。
通鑾本以為情況將會變得好起來,一切的爭端都會在他的強力手段下被控制住,他的統治即將穩定下來,但是情況並沒有如同他所想的那樣發展。
因為吞武裡城被包圍了。
趙學寧統領蘭芳軍逼近吞武裡海岸的時候,首先對吞武裡附近軍港的暹羅水師發動了攻擊。
因為雙方實力差距太大,第二艦隊沒有費什麼功夫就把數量不大的暹羅水師全部消滅,隨後清掃了岸上的所有防禦工事。
陸軍在海軍的掩護下,於吞武裡海岸進行登陸,登陸吞武裡海岸的過程很順利,沒有遇到什麼阻擊,大軍完成登陸之後,趙學寧迅速指揮軍隊向吞武裡城逼近。
因為吞武裡城區距離海岸很近,蘭芳軍沒有行動多久就遇到了執行戒嚴命令的暹羅軍隊的防線。
為了爭取時間,不讓暹羅軍隊反應過來,趙學寧下令蘭芳軍前鋒發動刺刀衝鋒,迅速突破了暹羅軍隊設定的防線。
趙學寧沒給暹羅軍隊反應的時間,他立刻下令軍隊兵分兩路掃蕩吞武裡城外的暹羅軍隊,並且完成對吞武裡城區的包圍,順便嘗試衝擊吞武裡城。
如果能衝進去,這一仗就打得太漂亮了!
兵貴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