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娛樂。
那時候,港資企業在珠三角地區如雨後春筍般崛起,因其相對較高的薪資和更現代化的管理模式,吸引了無數打工者。李白荷所在的這家港資電子廠,每天都有來自全國各地的年輕人懷揣著夢想前來應聘。
剛進入港企時,無論是70後還是80後,都帶著濃濃的鄉土氣息。但隨著時間的推移,他們逐漸被這裡的文化和氛圍所影響。尤其是80後,他們對新事物的接受能力極強,短短兩年時間,就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
為了更好地與香港老闆和同事溝通,大家紛紛開始學習粵語。車間裡,時常能聽到有人用不太標準的粵語交流。休息時間,一些員工會拿著粵語學習手冊,跟著錄音機一遍又一遍地模仿發音。慢慢地,他們不僅能熟練地用粵語交流,還學會了香港人的一些生活習慣。比如,開始喜歡吃大米飯,早餐也會像香港人一樣,來一份腸粉和一杯奶茶。
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港企裡,70後和80後雖然有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價值觀,但他們都在努力奮鬥著。他們一起為了訂單的完成加班加點,一起在車間裡分享著生活的喜怒哀樂。每一個加班的夜晚,燈光下映照出的是他們忙碌的身影;每一次成功完成訂單後的歡呼,都凝聚著他們共同的努力。
在這個小小的工廠裡,70後和80後就像兩條不同的河流,雖然源頭不同,水流的速度和方式也不同,但最終都匯聚在了一起,共同書寫著屬於他們的打工傳奇。而李白荷作為這段歷史的見證者,看著這些員工們的成長與變化,心中感慨萬千。她知道,這些來自不同年代的打工者,都在這片土地上留下了屬於自己的深刻印記,他們的故事,將永遠在工廠的每一個角落流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