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聲音在空曠的大殿中迴盪,帶著一股不容置疑的威嚴。
“傳,皇子朱楓覲見。”
短短數字,卻如驚雷般在湯和心中炸響,他猛地抬起頭,眼中滿是震驚。
皇子?
陛下竟然在這個時候要見皇子?
難道,陛下已經做出了決定?
湯和不敢多想,連忙應聲:“奴才遵旨!”他心中忐忑,起身退了出去,快步朝著偏殿而去。
不多時,一個身穿素色錦袍的青年男子緩步走入大殿。
他面容清秀,眼神沉穩,舉手投足間都帶著一股與年齡不符的沉靜。
正是皇子朱楓。
朱楓步履沉穩,不緊不慢,絲毫沒有因為這突如其來的召見而顯得慌亂。
他走到大殿中央,緩緩跪下,恭敬地說道:“兒臣朱楓,參見父皇。”
朱元璋看著眼前這個面容沉靜的兒子,虎目中閃過一絲複雜的光芒。
他久久沒有說話,殿內一片寂靜,氣氛凝重得令人窒息。
朱楓低著頭,靜靜地跪著,彷彿早已習慣了這種等待。
他的脊背挺得筆直,像一棵飽經風霜卻依然堅韌的青松。
終於,朱元璋緩緩開口,聲音低沉卻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顫抖:“楓兒,你可知朕今日為何召你前來?”
朱楓抬頭,眼中沒有絲毫的疑惑和慌亂,他平靜地說道:“兒臣不知。”
朱元璋看著這個沉穩的兒子,內心深處湧起一股難以言喻的自豪感。
他緩緩說道:“朕欲派你去幽州。”
朱楓聞言,身形微微一震,但很快又恢復了平靜。
他沒有立刻答應,也沒有表現出任何的畏懼,而是抬起頭,直視著朱元璋的眼睛,眼神中帶著一絲詢問。
朱元璋明白他的意思,他緩緩說道:“幽州戰事吃緊,朕需要一個能擔大任的人。”他的語氣堅定,不容置疑。
“你雖年幼,但朕相信,朕的兒子,絕不會讓朕失望。”朱元璋的聲音帶著一種強烈的自信,他彷彿在向所有人宣告,他的兒子,註定不凡。
朱楓靜靜地聽著,心中波瀾不驚,他知道自己必須前往幽州,這是他的使命。
他再次伏地叩首,語氣堅定地說道:“兒臣領旨!”
朱元璋看著眼前的朱楓,一種複雜的情緒湧上心頭,是欣慰,是擔憂,亦或是更多無法言說的情感。
他心中清楚,這一去,或許就意味著生死的考驗。
“退下吧。”朱元璋揮了揮手,疲憊地靠在椅背上。
“兒臣告退。”朱楓再次叩首,緩緩起身,轉身離去,身影筆挺而決絕。
他剛要邁出殿門,卻又被朱元璋叫住。
“記住,你是朕的兒子!”朱元璋的聲音在朱楓身後響起,帶著不容置疑的威嚴。
朱楓回過頭,目光與朱元璋交匯,他看到的是父親眼中深沉的期望與堅定。
他沒有說話,只是重重地點了點頭,便邁步離開了大殿。
大殿內,朱元璋獨自一人,陷入了沉思,燭光搖曳,將他的身影拉得很長很長……
朱元璋的目光久久地停留在朱楓消失的方向,殿內一片寂靜,只有跳動的燭火發出輕微的噼啪聲,映照著他臉上變幻莫測的光影。
幽州之行,兇險莫測,他將自己最疼愛的兒子送入險境,心中如同翻江倒海一般,難以平靜。
他想起朱楓平日裡的模樣,謹慎穩健,淡泊名利,與其他皇子截然不同。
他鮮少主動要求什麼,總是靜靜地待在一旁,彷彿置身事外,卻又將一切都看得清清楚楚。
這樣的性格,在危機四伏的幽州,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