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話音未落,便見聚將臺西側一陣人影晃動,兩抹緋紅官袍如同火焰般迅速逼近。
為首一人,正是翰林學士宋濂,他鬚髮皆白,卻步履矯健,一雙眼眸中閃爍著焦急的光芒。
緊隨其後的,是禮部尚書呂昶,他面色凝重,眉頭緊鎖,腳下生風,幾乎是小跑著跟上宋濂的步伐。
二人身後,還跟著一眾文臣,皆是神色慌張,衣冠略有不整,顯然是得到訊息後匆忙趕來。
與此同時,“咚!咚!咚!”一陣沉悶而有力的鼓聲,自聚將臺下傳來,如雷霆震天,瞬間打破了原本凝滯的空氣。
這鼓聲,正是大明王朝的聚將鼓,只有皇帝要調兵遣將、御駕親征時才會敲響。
鼓聲一下一下,敲擊著每個人的耳膜,也敲擊著他們的心臟,原本平靜的聚將臺,瞬間充滿了緊張的氣氛。
臺下負責警戒的親衛兵們,聽到鼓聲,立刻挺直了腰桿,手中的長戟握得更緊,目光警惕地掃視著四周。
他們知道,這鼓聲意味著將有大事發生,或許是一場大戰即將拉開序幕。
而遠在皇宮、各府衙的勳貴朝臣們,聽到這突如其來的聚將鼓聲,也紛紛變了臉色。
他們心中疑惑:發生了何事?
為何天子要在這個時候敲響聚將鼓?
難道……
難道韃靼人已經攻破了幽州城的防線,天子要御駕親征了?
這個念頭如同野草般在眾人心中蔓延開來,越來越清晰,也越來越令人擔憂。
御駕親征,自古以來都是一件極其危險的事情,更何況如今的幽州戰事兇險異常,韃靼人來勢洶洶,天子若是親臨戰場,豈不是置自身於險地?
涼國公藍玉聽到鼓聲,虎目圓睜,一把抓住身旁安陸侯吳復的胳膊,沉聲問道:“怎麼回事?陛下這是要……”他尚未說完,西平侯沐英便快步走了過來,臉色陰沉,語氣急促地說道:“我剛得到訊息,韃靼人增兵幽州,戰事吃緊!看這架勢,陛下是要御駕親征了!”
“胡鬧!”藍玉猛地一拍桌子,怒吼道,“幽州戰事兇險,陛下怎可輕涉險地?此事萬萬不可!”
宋濂和呂昶已來到朱元璋面前,二人雙雙跪倒,宋濂高聲喊道:“陛下!萬金之軀,豈可輕涉險地!臣等懇請陛下三思!”
朱元璋看著跪在自己面前的宋濂,緩緩開口:“宋愛卿……”
朱元璋尚未道出完整話語,宋濂便搶先一步,以一種近乎悲愴的語氣高聲諫言:“陛下!國不可一日無君,御駕親征,實乃輕率之舉啊!”他老淚縱橫,花白的鬍鬚微微顫抖,彷彿下一刻就要昏厥過去。
宋濂話音剛落,兵部侍郎胡惟庸便站了出來,他面露憂色,語氣沉重:“陛下,韃靼人兇殘狡詐,萬一……萬一龍體安危,我大明江山豈不危矣?”他偷偷抬眼望了望朱元璋的臉色,又迅速低下頭去,心中忐忑不安。
另一位臣子,戶部尚書沈榮,則急切地建議道:“陛下,臣以為,當務之急是迅速調兵遣將,增援幽州!不如發八百里加急摺子,通知涼國公藍玉、西平侯沐英等將領,抽調兵力趕往幽州,合力抵禦韃靼!”他頓了頓,又補充道:“如此,方可解幽州燃眉之急,保我大明江山穩固!”
朱元璋靜靜地聽著,臉色陰晴不定,他那雙深邃的眼眸中,閃爍著複雜的光芒。
他緩緩掃視了一眼跪在面前的眾臣,又將目光投向了遠方,彷彿在思考著什麼。
聚將鼓聲依舊在響,一下一下,敲擊著眾人的心房。
涼風拂過,捲起宋濂的衣袍,也捲起了眾臣心中的擔憂。
遠處,涼國公藍玉等人得到訊息後,策馬狂奔,一路疾馳而來,馬蹄聲如雷鳴般響徹整個聚將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