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蹄聲漸息,塵土緩緩落下,兩騎駿馬昂首立於祭天台前。
馬上之人,一位身著玄色龍袍,面容威嚴,不怒自威,正是大明皇帝朱元璋。
另一人則是身披鎧甲,面色沉毅的開國功臣徐達。
朱元璋和徐達翻身下馬,一股無形的威壓籠罩在祭天台上。
朱楓和二虎連忙躬身行禮,“參見陛下!參見徐大人!”
“平身。”朱元璋的聲音低沉而有力,帶著一股帝王特有的威嚴。
他目光落在朱楓身上,眼底深處閃過一絲複雜的情緒,似乎有溫情,卻又很快被壓抑下去,取而代之的是一種深沉的凝重。
朱元璋的目光灼灼地盯著朱楓,彷彿要將他整個人看穿。
這目光讓朱楓感到有些不自在,卻不敢有任何閃躲。
他知道,在帝王面前,任何細微的表情和動作都可能被無限放大,解讀出不同的含義。
四下裡一片寂靜,只有風吹動旌旗的獵獵聲,以及遠處傳來的隱隱鼓聲。
這鼓聲低沉而有力,彷彿一下一下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更增添了幾分肅穆和緊張的氣氛。
朱元璋深吸一口氣,似乎在努力控制自己的情緒。
他緩緩抬起手,指著北方,語氣沉重地說道,“……”
“朱楓,”朱元璋的聲音低沉得彷彿從胸腔深處發出,帶著一絲沙啞,“你可知,幽州告急!”
他頓了頓,目光如炬,彷彿要穿透層層雲霧,直達那烽火連天的邊關。
“韃靼三十萬大軍,如今兵臨幽州城下!”
每一個字都像是巨石般砸在朱楓心頭,讓他呼吸一滯。
三十萬!
這數字如同驚濤駭浪般衝擊著他的耳膜,震得他頭皮發麻。
他難以想象那黑壓壓的敵軍,如同蝗蟲過境般席捲而來,是怎樣一番可怕景象。
耳邊彷彿響起了金戈鐵馬的碰撞聲,喊殺聲震天,血流成河……
他下意識地看向徐達,這位久經沙場的老將,此刻也是眉頭緊鎖,面色凝重。
“幽州……只有三萬守軍……” 朱元璋的聲音更低了,彷彿是從牙縫裡擠出來的一般,其中蘊含著難以言喻的壓力和焦慮。
他猛地轉頭看向朱楓,眼神銳利,“他們……已經奏報求援了……” 朱元璋的聲音戛然而止,目光落在北方,幽州的方向。
朱楓的心被朱元璋的話重重一擊,彷彿一條無形的巨鞭,抽打在他的胸膛上。
三十萬大軍,兵臨幽州城下,這數字在他腦海中瘋狂迴盪,如同雷鳴般震耳欲聾。
他感到一股無形的壓力,從四面八方湧來,幾乎要將他吞噬。
他下意識地看向徐達,這位老將的面容如同鐵鑄,眉頭緊鎖,這一幕讓他意識到,自己也必須站出來,盡一份力。
“陛下,”朱楓的聲音有些顫抖,但他強迫自己鎮定下來,“臣雖是一介草民,但國難當頭,義不容辭。” 他的話語堅定,彷彿每一個字都蘊含著無盡的勇氣和決心。
朱元璋的目光舒緩了些,他微微點頭,彷彿在認可朱楓的決心。
他緩緩開口,聲音中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朱楓,你可知,你在傷兵營的作用,已經成為了定海神針。”
朱楓愣住了,他沒有想到自己的努力被如此高度評價。
回想起這十五天來,他在傷兵營的日子,每一天都充滿了挑戰和艱難。
他親手為傷兵包紮傷口,為他們熬製湯藥,盡力讓他們在痛苦中找到一絲溫暖和希望。
他看到那些在生死邊緣徘徊計程車兵,漸漸恢復了生機,重新站了起來,重新找回了戰鬥的勇氣。
“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