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渠州至巴州,橫亙著一千多里的漫漫路途,說遠不遠,說近不近,恰好是一段考驗耐力與意志的旅程。
這一什人,如今在趙瀾的率領下,步伐堅定,紀律嚴明。李大虎和李二熊作為他的親隨,緊跟左右,形影不離。
而李力則帶著自己的親兵,甘願成為這隊伍中的綠葉,默默支援,隨時響應趙瀾的指令,無論是駐足休息還是即刻啟程,都毫無怨言。
按照軍中平日的規定,只要能在五月底之前順利抵達巴州大營,便算完成了任務。給予他們的十五天時間,其實頗為充裕,足以應對路上可能出現的各種狀況。
大唐的軍法雖嚴,卻也不至於苛責士兵日夜兼程,不顧死活。尤其五月時節,雨水頻繁,留出這樣的寬限,正是為了防範兵卒在途中遭遇大雨而耽誤行程。
這一什人,皆為農家出身,吃苦耐勞是他們的本色。他們從不抱怨路途的艱難,也不挑剔食物的粗糲。在趙瀾和李力的帶領下,隊伍中瀰漫著一種和諧與寬容的氛圍。
每當有人身體不適,趙瀾總能就地取材,採些草藥,迅速緩解他們的病痛。
更值得一提的是,趙瀾與李家兄弟三人的武力值令人矚目。
在一次行軍中,他們意外遭遇了一隻橫衝直撞的野豬。面對這突如其來的危險,李大虎毫不猶豫地揮動手中的鐵錘,一錘定音,直接將那野豬擊斃。
這一幕,讓在場的所有人都震驚不已,對趙瀾及其麾下的能力更是敬佩得五體投地。從此,趙瀾的命令在他們心中如同軍令如山,無人敢不從。
就這樣,這一什人在趙瀾的帶領下,一路披荊斬棘,向著巴州大營穩步前行。
就在趙瀾滿心以為眾人能夠平安無事地抵達巴州折衝府之時,命運卻向他們投下了意外的陰影。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是誰如此膽大包天,竟敢對一個兵驛下手?!”趙瀾的聲音中充滿了難以置信與憤怒。
眼前的景象令人觸目驚心——見巴驛,這個本應是到達巴州折衝府前的最後一道安全防線,如今卻只剩下遍地的屍體,再無一絲生氣。
原本這裡應該有兵卒駐守,武備森嚴,但此刻,一切都化為了泡影。
李力迅速清點了周圍的屍體人數,眉頭緊鎖,臉色陰沉如水:“不對,這裡的人數不對,應該還有兩個人!見巴驛一共有十七人駐守,可如今這裡只有十五具屍體,分明還少了兩人。”
正當李力準備安排人手去尋找失蹤的兩人時,趙瀾卻果斷地打斷了他:“全體都有,整肅衣甲,挺槍備戰!”
趙瀾的聲音如同驚雷一般炸響,原本因這突如其來的變故而有些驚慌失措計程車兵們,幾乎是出於本能地拿起了自己的武器,背對背圍成一圈,迅速進入了戰鬥準備狀態。
這是趙瀾這些日子訓練這些兵卒訓練的,他的本意是為了防止突然遭遇山賊,沒想到山賊沒碰上,卻碰上了更大條的事情。
李力雖然心存疑惑,但看到趙瀾那嚴肅到近乎冷酷的表情,也意識到了事態的嚴重性,連忙拿起了自己的長槍,站到了隊伍的最前端。
就在這時,一陣刺耳的笑聲打破了周圍的沉寂:“哈哈哈哈哈,真是沒想到啊,區區一個新兵,居然能有這番警惕心!看來我們的名聲,確實是已經傳遍了大唐的每一個角落。”
隨著笑聲的落下,兵驛內的房門被人猛地推開,二十幾個面色黝黑、身形瘦長、鼻子異常突出的異族人從門內闖了出來。他們手拿銀白彎刀,梳著辮子,顯然不是唐人裝扮。
“吐蕃人?!”
李力一眼就認出了這些人的身份,他的臉色瞬間變得無比難看。作為曾經與異族交戰過的老兵,他深知這些吐蕃人的兇殘與狡猾。
“好大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