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故林德妃娘娘的堂妹,詠朝洺宗皇帝陛下的承貴人林承愛正扶著貼身宮女的手在宮人穿行的甬道之間走著,承貴人在宮中最近總是吃不下飯,便是吃下去了也很容易的就吐出來
承貴人因著林德妃娘娘的過世按著祖宗規矩被免了三個月的向中宮請安,貴人小主扶著宮女的手,臉上的神色愈發不好,頭上戴著偏鳳金簪的承貴人正好碰見了探望完家人回來的太皇太嬪娘娘
太皇太嬪娘娘見到洺宗皇帝陛下的后妃承貴人林承愛便用護甲扶了扶髮髻上的牡丹七鳳簪,顯出皇室裡長輩的華貴與端麗
“嬪妾陽安宮貴人林氏給太皇太嬪娘娘請安”,承貴人在行完禮後邊在宮女的懷中徑直倒了下去,太皇太嬪已故的父親原是詠朝太醫院裡的金太醫,太皇太嬪娘娘因此也略懂一些醫道
太皇太嬪娘娘將手上赤金色的護甲摘下,放到了隨身宮女的手中,拿出錦帕蓋在了承貴人的手上,閉上眼輕輕的一放,“她這是有了”
“去靜心殿裡告訴皇上,就說是哀家親自診的脈,承貴人遇喜已足足兩月有餘,太醫院那邊就不必再去了,承貴人就搬到明鏡殿裡頭由哀家親自照料“
”有哀家在,哀家到要看看是誰敢對哀家的曾皇孫動手”,甬道中的站在那裡的宮女太監們紛紛朝著太皇太嬪娘娘跪了下來,“太皇太嬪娘娘聖名,千歲千歲千千歲”
居住在詠朝圓明園裡頭的楊貴太妃娘娘親自拿著孔雀鏡的金鑲寶石護甲突然動了一下,似是發生了什麼事一般,楊貴太妃娘娘婉佳齊琴不動聲色的放下了手中詠朝那無比華貴的雕花孔雀鏡
行了些許的步伐走到了雕花妝臺前優雅端莊的坐了下來,大開的宮窗前正好飛來幾隻楊貴太妃娘娘最喜歡的良人鳳尾金絲雀
貝雕圓凳上戴著詠朝八尾金鳳冠的楊貴太妃娘娘用鑲嵌著寶石的細長護甲繼續畫著自己的眉,即便已經是三十之後的年紀,楊貴太妃娘娘卻依然是風姿出眾,遠勝過民間許許多多的二八佳人
畢竟生活在宮裡的女人那就是不一樣的,楊貴太妃娘娘又是出身五姓七族中的陳原楊氏,身為前朝楊淑妃娘娘的後人,又是詠朝英宗皇帝陛下的女人,楊貴太妃娘娘的儀容自然是非比尋常
兩宮皇太后嫉妒楊貴太妃娘娘那端莊出眾的樣貌,便在詠朝洺宗皇帝陛下的萬壽節上尋了一個由頭將楊貴太妃娘娘遷居到了遠離皇宮的圓明園中
原本是想著楊貴太妃娘娘到了圓明園之後會人生地不熟的過的十分悽慘,但楊貴太妃娘娘的子嗣,陳楊王與戴楊長公主皆是十分的孝順,經常來圓明園中看望自己的母親
戴楊長公主殿下的駙馬是當今威國大將軍勇元安,威國大將軍驍勇善戰,頗得詠朝洺宗皇帝陛下的器重,不看僧面也要看佛面
戴楊長公主常來圓明園便是向圓明園中的下人們表示重視她這一位母親,陳楊王妃崔陽熙與側妃鋮林愛也會在王爺與長公主殿下不得空的時候
時不時帶著王子殿下與郡主娘娘們來到圓明園中請母妃娘娘的安,妻妾之間能夠如此的和睦,便足矣說明詠朝陳楊王殿下那慧眼識珠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