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1部分 (第2/5頁)

毛筆,蘸滿清水滴入硯臺中,伸手拿起墨棒緩緩研磨起來;腦子裡將臨時抱佛腳所讀的所有關於刑罰的文章統統回憶整理,再行歸納組合,重新組織言辭,避免原句抄襲之嫌。

等想的差不多的時候,赫然驚覺,硯臺中的墨汁已經濃的粘稠了;墨棒也被磨掉了一小截。

蘇錦趕緊再滴了幾滴清水,稀釋了墨汁,提筆飽飽的蘸上墨汁,想了想,在試紙上寫道:

“堯、舜、禹、湯、文、武、成、康之際,何其愛民之深,憂民之切,而待天下以君子長者之道也。有一善,從而賞之,又從而詠歌嗟嘆之,所以樂其始而勉其終。有一不善,從而罰之,又從而哀矜懲創之,所以棄其舊而開其新。”

吁了口氣繼續寫道:“故其吁俞之聲,歡休慘慼,見於虞、夏、商、周之書。成、康既沒,穆王立,而周道始衰,然猶命其臣呂侯,而告之以祥刑。其言憂而不傷,威而不怒,慈愛而能斷,惻然有哀憐無辜之心,故孔子猶有取焉。”

蘇錦越寫越順溜,腦子也越清醒,忽然間他發現原來自己也是個施政之才,對於這些古代的政治策略也有一番看法,彷彿自己天生便是這塊料一般。

“《傳》曰:“賞疑從與,所以廣恩也;罰疑從去,所以慎刑也。當堯之時,皋陶為士。將殺人,皋陶曰“殺之”三。堯曰“宥之”三。故天下畏皋陶執法之堅,而樂堯用刑之寬。四嶽曰“鯀可用”,堯曰:“不可,鯀方命圮族”,既而曰“試之”。何堯之不聽皋陶之殺人,而從四嶽之用鯀也?然則聖人之意,蓋亦可見矣。”

蘇錦狡黠的一笑,觀點的證明需要典故支撐,可是自己實在是對典故知之不多,在這裡胡謅一個典故,看看這些判卷的大儒高才們是否能看的出來。

“《書》曰:“罪疑惟輕,功疑惟重。與其殺不辜,寧失不經。”嗚呼,盡之矣。可以賞,可以無賞,賞之過乎仁;可以罰,可以無罰,罰之過乎義。”

“過乎仁,不失為君子;過乎義,則流而入於忍人。故仁可過也,義不可過也。古者賞不以爵祿,刑不以刀鋸。賞之以爵祿,是賞之道行於爵祿之所加,而不行於爵祿之所不加也。刑之以刀鋸,是刑之威施於刀鋸之所及,而不施於刀鋸之所不及也。先王知天下之善不勝賞,而爵祿不足以勸也;知天下之惡不勝刑,而刀鋸不足以裁也。是故疑則舉而歸之於仁,以君子長者之道待天下,使天下相率而歸於君子長者之道。故曰:忠厚之至也。”

“《詩》曰:“君子如祉,亂庶遄已。君子如怒,亂庶遄沮。”夫君子之已亂,豈有異術哉?時其喜怒,而無失乎仁而已矣。《春秋》之義,立法貴嚴,而責人貴寬。因其褒貶之義,以制賞罰,亦忠厚之至也。”

洋洋灑灑數百字的策論一氣呵成,中間竟無半分凝滯之處,連蘇錦都不得不佩服自己了。

一般而言這種策論並不強求要有個正確與否的觀點,刑罰從嚴厲或從忠厚本就是非對非錯的事情,出題者之意本就是要看看學子們能否自圓其說,無論你支援哪種觀點都需要用證據來證明他;所以蘇錦引經據典,甚至還和閱卷人開了個小小的玩笑,杜撰出堯和皋陶殺人放人的典故來佐證,實在是匪夷所思。

文章寫完,蘇錦一陣輕鬆,待墨字晾乾糊好姓名之後,時間才過了一個時辰,酉時開考,此刻剛剛戌時;蘇錦本想鋪好被褥上床休息,但又一想,何必要在這裡多熬一夜,不如就此交卷回去,美美的洗個澡睡一覺便是。

想到這裡,蘇錦趕緊收拾好考籃,趁著門外巡視計程車卒腳步聲經過的時候剛想敲門招呼,卻聽隔壁號舍響起說話聲:“軍爺,在下要交卷了!”

蘇錦一愣,這人也只花了一個時辰便寫好了策論,倒也並非自己一枝獨秀,蘇錦豈肯落於他後,也敲門招呼道:“軍爺,在下也要交卷

最新小說: 滬圈霸總說他後悔了 第五人格:各自安好 科幻武俠之星際劍俠傳 雲閃富的生命盲盒之旅 大明星的男友是農民 魔神大人不要再做師尊了 超限同步 HP:斯萊特林貧困生 從夢幻西遊開始的遊戲人生 NBA模板麥迪,拯救籃網三巨頭 迷霧求生:從昇華萬物開始無敵 我若為星君為月 直男超甜,男主瘋狂獻上女主劇本 眉莊:純元不死你等不過爾爾 韓娛?不不不我是來當全球頂流的 文案館全劇終 逆天裝備 星鐵:執念未了,過往依舊 龍族:從覺醒言靈皇帝開始 網遊之刀問江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