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的翠玉樓二樓,幾乎大半的房間全被拆除,被改造成了這個巨大的雅閣。
在這雅閣的最前方,擺放著一排古樸與房間其他有著不同的桌椅。
那是文會評判者所坐的地方,眾人明白,能擔任這樣盛大文會的評判者。
要麼是當世大儒,要麼是博古通今的學者。
而那些參加文會,越有名氣的文人才子,越會被安排在靠近這些評判者的座位。
似乎座位的遠近,已經代表了這些文人才子在眾人心中的地位。
這個規矩的形成,與當年的李承乾還有些關係。
畢竟當初的他,便是坐在第一排,離評判者最近的位置。
柳青青抓住這個噱頭,果斷派人宣揚,這個規矩便在潛移默化之中形成了。
柳青青深刻的明白,要想讓翠雲樓經久不衰,需要做些改變。
而從那天起,翠雲樓也正式轉成為了一家接待文人才子,飲酒作樂的清倌場所。
別的青樓幾乎沒有規矩,只要你有錢,什麼規矩皆可破。
柳青青偏偏為翠雲樓設立許多規矩,不管如何,規矩不能破。
原本這一改變,被其他青樓暗自嘲笑了許久,都說翠雲樓的老鴇將一手好牌打爛了,竟然讓一個小丫頭主持翠雲樓大局。
可隨著時間的流逝,翠雲樓的地位越發穩固,甚至已經超脫了青樓之外,變成了一處高雅之地。
那些以前只能偷偷摸摸去青樓的達官貴人,如今去翠雲樓,也絲毫沒有了心理負擔。
二樓雅閣對面。
柳青青的房間,此刻房間中,除了柳青青和老鴇,李絳仙和魏柔也在其中。
老鴇輕輕開啟窗戶一角,看向對面雅閣,隨後一張臉笑成了菊花。
“這一次,幾乎長安有名的才子都來了,青青你的號召力越來越大了。”
柳青青正坐於梳妝檯前補著妝,聽到老鴇的誇讚,笑著搖了搖頭。
“媽媽,這你可就說錯了,不是青青的號召力大,而是翠雲樓。”
柳青青說完,看向身旁的李絳仙和魏柔。
“這次還要多謝兩位姐姐能將太子殿下請來,以後有什麼用到青青的地方,兩位姐姐儘管開口。”
魏柔笑了笑,她與柳青青的關係非比尋常,這句謝謝是送給李絳仙的。
李絳仙回想起自己去問李承乾時,他那一臉激動的模樣,嘴角微微抽搐。
恐怕就算你自己去請,也能把他請來。
一場文會而已,也不知道他為什麼那麼感興趣。
在李絳仙胡思亂想中,柳青青已經化完妝走了出去,今天的文會,依舊是她主持。
當柳青青來到雅閣前方高臺時,雅閣中幾乎已經坐滿了人。
今日的柳青青,穿的便是大唐如今最為流行的服飾,旗袍。
若隱若現的修長的雙腿彷彿有一種魔力,伴隨著“噠噠噠”的腳步聲,勾動著場中文人才子的心絃。
柳青青作為當初翠雲樓的頭牌,長安花魁,身姿相貌自然不必多說。
再隨著這幾年深居簡出,很少在公共場合露面,今日的盛裝出席,引起了無數人的讚歎。
柳青青款款走上臺前,臉上的笑容如同一縷春風拂過眾人。
場下瞬間安靜下來。
“今日小女子很榮幸能再次主持這一次的文會,時光荏苒,距離上一次這樣的場合已經過了八年……”
柳青青的演講,勾起了場中許多人的回憶,讓他們唏噓不已。
他們中有些人是參加過當年文會的人,而更大的一部分,則是這些年湧出的新起之秀。
八年,說長不長,說短不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