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李承乾提出要解除商人賤籍之後,令他感到意外的。
朝堂之上,此刻竟都安靜了下來,預料中的百官諫言並沒有到來。
而李承乾發現,此時下方群臣的目光,隱隱都看向最前方。
那是長孫無忌的位置!
幾息之後,許久未曾在朝堂中動身的長孫無忌抖了抖繡袍……
也只是抖了抖繡袍而已。
一旁的房玄齡,杜如晦見到此狀,心中將長孫無忌狠狠的問候了幾遍。
長孫無忌不動,他們就必須動了。
下一刻,房玄齡,杜如晦齊齊站了出來。
“殿下三思,商人賤籍之事,不可輕動。”
其實房玄齡是不想站出來的,畢竟以他對李承乾的瞭解,既然李承乾提出,那必然是已經有了把握。
不過面對如此大事,朝堂還是需要有人領頭站出來商討。
原本這應該是長孫無忌的工作,卻沒想到擺了自己一道。
李承乾輕笑,該來的總會來的。
“哦?房大人,杜大人,你們有何見解?”
杜如晦摸了摸鬍子,莊肅開口。
“殿下,商賈輕賤,自古有之,若是輕易更改,恐怕在大唐會引起大亂。”
杜如晦說的極其隱晦,但李承乾知曉他的意思。
在大唐,商人的地位太過低下,他們大多數人都是賤籍。
而賤籍,更是世代而襲。
所以他們儘管有著遠超一般百姓的財富,卻處處受著掣肘。
商人之子,不可入仕為官,不可入伍謀取軍功。
甚至李二還曾經說過,不可與朝賢君子比肩而立,同坐而食!
在整個大唐,幾乎所有人都看不起商人,甚至是他們自己。
這無關他們的行為及思想,這是歷朝各代的政策和時間的洪流所鑄成的結果。
而李承乾今日提出讓商人擺脫賤籍的身份。
第一個跳出來反對的,恐怕就是天下士子,以及那些自認為清高的“讀書人”。
而這些人,往往最具有影響力。
李承乾看向杜如晦身後的朝臣,見無人出聲,心中已然明瞭他們的立場。
“自古有之,便是對的麼?”
“這……”
杜如晦和房玄齡面面相覷,有苦說不出。
前些年為了鞏固大唐安定,重視農耕,李二可是極力主張戶籍制度,因此商人也備受打壓。
如今李承乾要更改制度,他們不清楚李二的想法,不敢應承。
見房玄齡,杜如晦不退步,李承乾也再度開口。
“自然,想讓商人擺脫賤籍,也非一朝一夕所能做到,不如你們聽聽本宮的意見,如何?”
房玄齡,杜如晦見李承乾態度不算強硬,紛紛鬆了一口氣。
“殿下請說。”
“其實將商人納入賤籍,無非便是覺得商人重利輕義,所獲取的錢財大多以卑劣之手段獲得,當然,這樣的商人也是存在,但也不能以偏概全,就像當初“牛痘”之時,許多商人散盡家財,救治百姓,這樣的商人,如何用賤籍待之?”
房玄齡和杜如晦眉頭緊鎖,沒有出聲,其實李承乾說的他們都明白,但他們需要考慮到更多。
而他們身後的官員,則開始輕聲議論起來。
看著眉頭緊鎖的房杜二人,李承乾思索了一下,也明白了二人心中的擔憂。
自己剛剛說的商人被納為賤籍只是一方面原因,而更多原因,是自己無法提及的。
比如儒家清高思想,再比如,商人有錢,若是擺脫賤籍,那便有了權力的可能!
地方豪強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