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列位且住,不可!不可!假若驚動州縣,恐生不測。且再按候一日,我主必還魂也。”
下邊閃上宇文況道:“魏丞相言之甚謬。自古云潑水難收,人逝不返,怎麼還這等虛言,惑亂人心,是何道理!”
魏徵道:“不瞞宇文將軍,下官自幼得授仙術,推算最明,管取陛下不死。”
然而就在兩人爭論的時候,棺中突然有聲音傳來道:“憋死我了,憋死我了!”
唬得個文官武將心慌,皇后嬪妃膽戰。一個個面如秋後黃桑葉,腰似春前嫩柳條。
儲君腳軟,難扶喪杖盡哀儀;侍長魂飛,怎戴梁冠遵孝禮?嬪妃打跌,綵女欹斜。嬪妃打跌,卻如狂風吹倒敗芙蓉;綵女欹斜,好似驟雨衝歪嬌菡萏。
眾臣悚懼,骨軟筋麻。戰戰兢兢,痴痴瘂瘂。把一座白虎殿卻象斷梁橋,鬧喪臺就如倒塌寺。此時眾宮人走得精光,那個敢近靈扶柩。多虧了正直的徐茂功,理烈的魏丞相,有膽量的秦瓊,忒猛撞的敬德,上前來扶著棺材,叫道:“陛下有甚麼放不下心處,與我等,不要弄鬼,驚駭了眷族。”
魏徵道:“不是弄鬼,此乃陛下還魂也。快取器械來!”開啟棺蓋,果見太宗坐在裡面,還叫“憋死我了!是誰救撈?”
茂功等上前扶起道:“陛下甦醒莫怕,臣等都在此護駕哩。”
唐王方才開眼道:“朕適才好苦,躲過陰司惡鬼難,又遭水面喪身災。”眾臣道:“陛下寬心勿懼,有甚水災來?”
唐王道:“朕騎著馬,正行至渭水河邊,見雙頭魚戲,被朱太尉欺心,將朕推下馬來,跌落河中,幾乎湥�饋!�
魏徵道:“陛下鬼氣尚未解。”
急著太醫院進安神定魄湯藥,又安排粥膳。連服一二次,方才反本還原,知得人事。一計唐王死去,已三晝夜,復回陽間為君。
當日天色已晚,眾臣請王歸寢,各各散訖。次早,脫卻孝衣,換了彩服,一個個紅袍烏帽,一個個紫綬金章,在那朝門外等候宣召。
卻太宗自服了安神定魄之劑,連進了數次粥湯,被眾臣扶入寢室,一夜穩睡,保養精神,直至天明方起,抖擻威儀,唐王上金鑾寶殿,聚集兩班文武,山呼已畢,依品分班。只聽得傳旨道:“有事出班來奏,無事退朝。”
那東廂閃過徐茂功、魏徵、王珪、杜如晦、房玄齡、袁天罡、李淳風、許敬宗等,西廂閃過殷開山、劉洪基、馬三寶、段志賢、程咬金、秦叔寶、胡敬德、薛仁貴等,一齊上前,在白玉階前俯伏啟奏道:“陛下前朝一夢,如何許久方覺?”
太宗道:“日前接得魏徵書,朕覺神魂出殿,只見羽林軍請朕出獵。正行時,人馬無蹤,又見那先君父王與先兄弟爭嚷。正難解處,見一人烏帽皂袍,乃是判官崔珪,喝退先兄弟,朕將魏徵書傳遞與他”
第227章、太宗還願(第一更)
全文字無廣告第227章、太宗還願
“正看時,又見青衣者,執幢幡,引朕入內,到森羅殿上,與十代閻王敘坐。首發文字}
千般巧計,不如本分為人;
萬種強徒,怎似隨緣節儉。
心行慈善,何須努力看經?
意欲損人,空如來一藏!”
忙玩這些後,唐太宗又出招賢榜,招人進瓜果到陰司裡去!然後又將寶藏庫金銀一庫,差鄂國公胡敬德上河南開封府,訪相良還債。
榜張數日,到還真有一個人來赴命進瓜果,那人本是均州人,姓劉名全,家有萬貫之資。只因妻李翠蓮在門首拔金釵齋僧,劉全罵了他幾句,他不遵婦道,擅出閨門。李氏忍氣不過,自縊而死。撇下一雙兒女年幼,晝夜悲啼。
老婆死了以後,劉全又捨不得了,生無可戀之下便舍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