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孫子滿月酒那熱鬧非凡的餘韻還未消散之際,祁忠國、祁建國、祁茶花、祁梅花、祁桃花等一行人,心中滿是對先輩的深深思念,踏上了前往牌樓村的路途。這個清明,對於他們而言,意義重大得如同璀璨星辰照亮了歲月長河,因為他們要為父母立碑,那是一份雖然遲到卻飽含著莊重與敬意的使命。
當他們的身影出現在墳墓之前,四周彷彿都瀰漫著一種肅穆的氛圍。大家紛紛拿起工具,開始為墳填土、拔草。每一抔土落下,都好似在輕輕訴說著那些被歲月塵封的往事,那是對逝去親人無盡的懷念。每一根被拔掉的雜草,彷彿是在小心翼翼地清理歲月遺留下來的荒蕪,如同拂去家族歷史畫卷上的塵埃。站在父母的墓前,他們的心中湧起了無盡的感慨。時光,宛如那奔騰不息的白駒過隙,眨眼間,自己竟已步入暮年。歲月就像一位無情的雕刻師,在他們的身上留下了深深的痕跡,那滿頭的白髮、眼角的皺紋,無一不是歲月的印記。曾經在父母身旁度過的孩童時光,那些無憂無慮的日子,此刻如幻燈片般在眼前一一閃過,清晰得彷彿就在昨日。而如今,他們卻已站在生命的另一個階段,面對生死的距離,才更深切地體會到這是生命殘酷而又奇妙的輪迴,是歲月那冰冷而無情的寫照。
離開那承載著先輩安息靈魂的墓地後,他們朝著老房子走去。那座老房子,宛如一位飽經風霜的老者,靜靜地矗立在原地,默默地見證著歲月的變遷。它承載了無數的回憶,那些回憶如同璀璨的珍珠,鑲嵌在家族歷史的長河中。房子依舊是原來的模樣,只是多了幾分歲月賦予的滄桑韻味。大家緩緩地在房前屋後踱步,眼神中滿是眷戀與深情。他們用相機定格下這些珍貴的畫面,每一個角落都藏著童年時天真無邪的歡笑,有著成長過程中的煩惱與憂愁。這裡,是他們生命的起點,是靈魂深處永遠無法忘懷的根,是家族故事開始的地方。那些斑駁的牆壁、陳舊的門窗,都彷彿在低聲細語,講述著曾經發生在這裡的點點滴滴,每一個故事都如同家族傳承的基因,深深烙印在每個人的心中。
在之後的日子裡,桃花和墩主動承擔起了照顧大家的責任。他們精心租了一輛寬敞舒適的中巴車,開啟了一次全省旅遊的奇妙旅程。對於這些歷經滄桑的老人來說,這無疑是一次難得的珍貴機會。兄弟姐妹能夠相聚在一起,共同踏上這充滿未知與驚喜的旅途,共享這來之不易的天倫之樂,那是一種無法用言語形容的美好。一路上,他們去了那些曾經只能在夢中出現、一直想去卻因各種原因沒機會去的地方。車窗外的風景如詩如畫般在眼前掠過,車內則是歡聲笑語不斷。在這旅途中,他們彷彿找回了年輕時的活力與激情,那些被歲月掩埋的熱情重新在心中燃燒。每一次的歡笑、每一個新的景點,都像是為他們的生命注入了新的色彩,讓他們感受到生活依然有著無盡的美好等待他們去發現。
而這次清明節的立碑儀式,簡單而寧靜得如同山間的溪流,默默流淌卻有著深遠的意義。他們沒有選擇大操大辦,沒有鑼鼓喧天,也沒有奢華的排場。因為他們深知,在歲月那浩瀚無垠的長河中,真正銘記先輩的方式是源於自己內心深處的那份虔誠與敬意。那些外在的形式,不過是過眼雲煙,無需向他人炫耀,也無需向世界證明什麼。重要的是,他們透過這次立碑,完成了自己對家族傳承應盡的一份責任,達成了心中那份對先輩緬懷的心願。孩子們都在各自的生活中如陀螺般忙碌著,為了夢想、為了事業奔波,對於家族過往的瞭解或許只是浮於表面,並不深刻。然而,家族文化就像一條無形卻堅韌無比的紐帶,它穿越時空,將每一代人緊密地連線在一起。這古老的房子、這承載著先輩靈魂的祖墳,它們不僅僅是物質層面的存在,更是家族文化那神聖而不可替代的載體。每一塊飽經風霜的磚、每一寸孕育過希望的土地,都蘊含著先輩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