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說吧 > 遊戲競技 > 論衡命義 > 第165部分

第165部分 (第1/5頁)

侯、卿、大夫、士皆然。如驗之葬歷,則天子、諸侯葬月常奇常耦也。衰世好信禁,不肖君好求福。春秋之時,可謂衰矣,隱、哀之間,不肖甚矣。然而葬埋之日,不見所諱,無忌之故也。周文之世,法廢備具,孔子意密,《春秋》義纖,如廢吉得兇,妄舉觸禍,宜有微文小義,貶譏之辭。今不見其義,無葬曆法也。

【註釋】

《禮》:指《禮記》。參見6·4注(14)。

七月:指死後七個月(包括死的那個月份在內)才下葬。

引文參見《禮記·王制》。

隱、哀:魯隱公、魯哀公。

微文:隱晦的文字,指含蓄的批評。義:通“議”。小義:輕視的議論。

【譯文】

《禮記》上說:“天子死後七個月下葬,諸侯死後五個月下葬,卿、大夫、士死後三個月下葬。”假如天子正月死,七月下葬;二月死,八月下葬。諸侯、卿、大夫、士死後也都按《禮記》的規定辦理。如果用葬歷來檢驗,那麼天子、諸侯下葬的月份和死的月份對照,總是奇月對上奇月,偶月對上偶月。沒落的時代喜好迷信禁忌,不賢能的君王喜好祈求福佑。春秋時期,可以說是很衰落了,從魯隱公到魯哀公這段時期,不賢能的君王多極了。然而埋葬的日子,不見有什麼忌諱,是因為那時沒有禁忌的緣故。周文王的時代,各種制度都具備了,孔子制定的禮儀極其周密,《春秋》上的道理很細緻,如果魯國人由於廢棄吉日不用而遇到兇禍,胡亂做事而遭災禍,那麼《春秋》上應當有含蓄的批評和輕視的議論以及指責譏諷的言辭。現在從《春秋》上看不到這方面的內容,可見當時是沒有葬歷上的那套規定的。

【原文】

70·6祭祀之歷,亦有吉凶。假令血忌、月殺之日固兇,以殺牲設祭,必有患禍。夫祭者,供食鬼也;鬼者,死人之精也。若非死人之精,人未嘗見鬼之飲食也。推生事死,推人事鬼,見生人有飲食,死為鬼,當能復飲食,感物思親,故祭祀也。及他神百鬼之祠,雖非死人,其事之禮,亦與死人同。蓋以不見其形,但以生人之禮準況之也。

【註釋】

血忌、月殺:兩個忌日名稱。逢血忌、月殺日忌諱見血,不宜殺牲。尤忌針灸。《黃帝元辰經》:“血忌,陰陽精氣之辰,天上中節之位,亦名天之賊曹,尤忌針灸。”死人之精:王充反對鬼是“死人之精”的說法,這裡可能是敘述信鬼人的看法。

【譯文】

有關祭祀的歷書,也有吉凶日的規定。假如血忌、月殺的日子確實兇,那麼在這兩個忌日殺牲畜來給鬼神上供品,一定會有災禍。祭,就是供東西給鬼吃;鬼,就是死人的精氣變的。如果不是死人的精氣變的,人們就不會用食品上供,因為人們從來沒有見過鬼吃的東西。這是把供養活人的做法類推到供奉死人上,把侍奉人的做法類推到侍奉鬼上,看到活人要吃東西,人死了變鬼,應當仍就能吃東西,觸及到與死人有關的東西就會引起對死去的親人的思念,所以就祭祀鬼。至於對其他各種鬼神的祭祀,雖然它們不是死人變的,祭祀它們的禮節也與祭祀死人相同。這大概是由於看不見鬼神的形體,因此只能以對待活人的禮節進行類比用來對待鬼神。

【原文】

70·7生人飲食無日,鬼神何故有日?如鬼神審有知,與人無異,則祭不宜擇日。如無知也,不能飲食,雖擇日避忌,其何補益?實者,百祀無鬼,死人無知。百祀報功,示不忘德;死如事生,示不背亡。祭之無福,不祭無禍。祭與不祭,尚無禍福,況日之吉凶,何能損益?

【註釋】

無日:不選擇日子,沒有禁日。

“死”字前疑有“事”字。

【譯文】

最新小說: 原神:諸位,墮入深淵吧 紅魔復興,從挽留穆里尼奧開始 我的槍附加百種特性 我在曼城看大門 網遊:幻域風雲 NBA:熱火三連冠無了?我來續 橫跨大小球時代,庫裡鯊魚的結合 網遊之開局就很慘 大姚穿越重振籃聯 重生三十年頂級球星打造商業帝國 巨星閃耀 全民航海:開局獲得海神權杖! 王者:邊路第一惡霸,震驚全網 三萬毫米殲星炮,這片廢土我來罩 化身NPC:我與玩家和平共處 籃壇第一外掛 我一體校生:成為拳王很合理吧 不是御獸師咋了?我有一國御獸 魔法書成真:開始夢域副本 眉山蘇氏,蘇允最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