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本句才發問“何謂數過?何謂時可乎?”故疑“可”前奪一“時”字。下文“數過,過五百年也”,“又言‘時可’,何謂也?”以相應,可證。
(2)或:有。
【譯文】
“從周初以來,已經七百多年了。按年數,已經超過了;照時勢來考察,是該出現聖王和‘名世者’,的時候了。”什麼叫超過了年數?什麼叫照時勢考察該出現聖王和“名世者”的時候?年數就是時勢,時勢就是年數。超過年數,指已經超過了五百年。從周初到今天七百多年,已經超過了二百年。假設有聖王降生,已經錯過了時間,又說“該是出現聖王和‘名世者’的時候”,這話怎麼說呢?
【原文】
30·16雲“五百年必有王者興”,又言“其間必有名世”,與“王者”
同乎?異也?如同,為再言之(1)?如異,“名世者”謂何等也?謂孔子之徒、孟子之輩,教授後生,覺悟頑愚乎?已有孔子,己又以生矣(2)。如謂聖臣乎?當與聖同時(3)。聖王出,聖臣見矣(4)。言“五百年”而已,何為言“其間”?如不謂五百年時,謂其中間乎?是謂二三百年之時也,聖不與五百年時聖王相得(5)。夫如是,孟子言“其間必有名世者”,竟謂誰也?
【註釋】
(1)根據文意,疑“為”上奪一“何”字。“何為再言之”與下文“何為言其間”,句例相同,可證。
(2)以:通“已”,已經。
(3)根據文意,疑“聖”下奪一“王”字。下文“聖王出,聖臣見”,可證。
(4)見:同“現”。
(5)上文言“五百年”聖王與聖臣是否會同時出現,故疑“聖”下奪一“臣”字。
【譯文】
說“過五百年一定有聖王出現”,又說“這期間一定有著名於世的人物出現”,這裡說的著名於世的人物跟聖王是同一回事呢?還是兩回事呢?如果是同一回事,為什麼要重說一遍呢?如果是兩回事,“著名於世的人物”指的是什麼人呢?是說孔子、孟子之類人,教誨青年,使愚笨的人覺悟嗎?那麼已經有了孔子,而你自己卻又出生了。如果說的是輔佐聖王的聖臣嗎?就該與聖王同時出現。聖王出現,聖臣就該出現。這樣,說“五百年”就行了,為什麼要說“在這期間”呢?如果不是說五百年時間,是說五百年的中間嗎?這是說二三百年時間,那麼聖臣就不會跟每五百年時間出現的聖王相遇了。象這樣,孟子說“這期間一定有著名於世的人物”,究竟指的是誰呢?
【原文】
30·17“夫天未欲平治天下也。如欲治天下,舍予而誰也?”言若此者,不自謂當為王者,有王者,若為王臣矣(1)。為王者、臣,皆天也。己命不當平治天下,不“浩然”安之於齊(2),懷恨有不豫之色,失之矣!
【註釋】
(1)若:則。
(2)浩然:水勢浩大,不可阻擋。比喻心胸寬闊、毫無牽掛。這是針對孟子“浩然有歸志”的話說的。
【譯文】
“天不想使天下治理好。要是想治好天下,除了我還有誰呢?”孟子說這樣的話,不是自認為應該做聖王,而是認為有聖王出現,則該做聖王的臣子。孟子認為做聖王、做王臣,都是天命決定。既然自己命定不該把天下治理好,又不肯心地坦然地住在齊國,卻懷恨在心,臉上露出不高興的樣子,這就不符合天命了。
【原文】
30·18彭更問曰:“士無事而食,可乎?”孟子曰:“不通功易事(1),以羨補不足,則農有餘粟,女有餘布。子如通之,則梓匠、輪輿皆得食於子(2)。於此有人焉,入則孝,出則悌(3),守先王之道,以待後世之學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