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鑾殿上的交鋒,以皇帝的一句“容後再議”草草收場,卻在林塵心中掀起驚濤駭浪。他回到府邸,一路上沉默不語,那緊鎖的眉頭和深邃的眼神,無不昭示著此刻內心翻湧的情緒。
書房內,檀香嫋嫋,卻驅不散凝重的氣氛。孫大儒和吳學政二人焦急地來回踱步,他們憂心忡忡,卻不知該如何開口。
“大人,如今朝堂之上反對之聲強烈,就連陛下也……”吳學政頓了頓,欲言又止。
林塵輕輕放下手中茶杯,那清脆的碰撞聲,彷彿敲擊在每個人的心頭。“我明白。”他沉聲道,語氣中帶著幾分疲憊,卻更顯堅定,“科舉改革觸動的是那些世家大族的利益,他們豈會輕易罷休?”
“可如今之計,我們該如何是好?”孫大儒憂心忡忡地問道,“若是陛下也……”
“陛下只是一時被那些老傢伙的言辭所惑,他心中明白,改革才是大勢所趨。”林塵深吸一口氣,眼中閃過一絲精光,“我不會放棄的。”
謝婉靜靜地站在一旁,看著眼前這個為了理想而奮鬥的男人,心中充滿了心疼。她深知林塵的抱負,也知道這條改革之路的艱難,可眼看著他如此勞心費神,卻又無能為力。
“夫君……”謝婉走到林塵身邊,輕輕握住他的手,柔聲道,“你已經盡力了,不必太過執著。這科舉改革,不如……”
謝婉的話還未說完,便被林塵打斷,“婉兒,你放心,我知道自己在做什麼。”他反手握住謝婉的手,眼神堅定,“我不會拿自己的性命開玩笑。”
林塵明白謝婉的擔憂,也知道此時此刻,唯有忍耐才能換取最終的勝利。他深吸一口氣,看向孫大儒和吳學政,沉聲道,“孫大人,吳大人,你們放心,我心中自有打算。”
夜色漸深,書房的燭光搖曳,映照著林塵那張堅毅的臉龐。他知道,這盤棋局,才剛剛開始……
書房內恢復了短暫的寂靜,只有跳動的燭火偶爾發出輕微的噼啪聲,彷彿在映襯著三人各異的心緒。孫大儒和吳學政明白林塵話中之意,皆沉默不語。他們都是熟讀歷史之人,深知改革之路的艱險,急流勇退,以退為進或許才是此刻最好的選擇。
“大人,老夫明白您的苦心。”孫大儒率先打破沉默,渾濁的眼中閃爍著堅定的光芒,“您放心,老夫雖已年邁,但還有一口氣在,定當竭盡所能,讓這新科舉的種子在民間生根發芽!”
吳學政也拱手道:“大人,下官也定當盡力,為日後改革掃清障礙!”
林塵欣慰地看著二人,他知道,自己並非孤軍奮戰。這場改革,註定是一場持久戰,他需要積蓄力量,等待時機,才能一舉擊破舊勢力的阻撓。
“好!我等便暫時蟄伏,待到時機成熟,再將這腐朽的制度徹底推翻!”林塵眼中閃過一絲凌厲,語氣堅定,彷彿一柄即將出鞘的利劍。
接下來的日子,林塵表面上不再提及科舉改革之事,轉而將精力集中在整頓吏治上。他深知,想要推行新政,就必須擁有一支高效廉潔的官員隊伍。
他雷厲風行,嚴懲貪官汙吏,提拔了一批年輕有為的官員,一時間,朝野上下風聲鶴唳,那些被舊勢力收買的官員人人自危,生怕下一個被查處的便是自己。
“大人,戶部侍郎王大人求見。”管家低聲稟報道。
“不見。”林塵想都沒想便拒絕了,這個王侍郎是世家大族出身,一向與他作對,此時前來,無非是想探聽他的口風,或是試圖拉攏他。
“大人,王大人說,他帶來了一份關於江南水患的奏摺,事關重大,請您務必一閱。”管家猶豫了一下,還是硬著頭皮說道。
林塵眉頭微皺,江南水患年年都有,但今年卻格外嚴重,已經淹沒了大片良田,百姓流離失所,苦不堪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