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段改變歷史的重要時刻。走進會址,裡面陳列的一件件文物、一幅幅圖片,都讓他們駐足良久。祁龍認真地給大家講解著遵義會議的背景和意義,眼神中充滿了對先輩們的敬仰。
“當年,就是在這裡,紅軍面臨著生死攸關的抉擇,是這些偉大的領導人,憑藉著卓越的智慧和勇氣,做出了正確的決策,挽救了黨,挽救了紅軍,挽救了中國革命。”祁龍的聲音低沉而有力。
虎子和春燕一邊聽著,一邊仔細地看著那些珍貴的歷史資料,心中對革命先輩們的敬佩之情油然而生。他們在會址裡待了整整一天,直到閉館的時間到了,才戀戀不捨地離開。
離開遵義後,他們又來到了赤水河畔。站在赤水河邊,望著滔滔的河水,他們彷彿看到了當年紅軍戰士們四渡赤水時的英勇場景。河水奔騰不息,就像那段波瀾壯闊的歷史,在他們心中激盪。
春燕感慨地說:“以前只是在書本上讀到這些歷史,現在親身站在這裡,才真正感受到了紅軍的偉大。他們在那麼艱難的情況下,還能一次次突破敵人的包圍,這種精神太值得我們學習了。”
祁龍點點頭說:“是啊,這就是信念的力量。我們現在生活好了,但也不能忘記這種信念,要讓它在我們的心中生根發芽。”
在赤水河畔的一個小村莊裡,他們遇到了一位年逾古稀的老人。老人熱情地邀請他們到家裡做客,還興致勃勃地給他們講起了流傳在當地的紅軍故事。
“我爺爺當年就見過紅軍,”老人緩緩說道,“那時候,紅軍路過咱們這兒,戰士們都又累又餓,可他們從來不拿老百姓的一針一線。有個小戰士,看著面黃肌瘦的,我爺爺實在不忍心,就偷偷塞給他一個紅薯。那小戰士說啥都不肯要,我爺爺急了,說這是給他個人的,不是公家的,讓他一定收下。小戰士這才接過紅薯,還非要給我爺爺打欠條,說等革命勝利了,一定回來還。”
“後來呢?”虎子迫不及待地問。
老人笑了笑,眼裡卻透著一絲遺憾:“後來部隊就開走了,再後來聽說很多戰士都犧牲在了戰場上。那個小戰士,也沒了訊息。但從那以後,我們家就一直留著那張欠條,它時刻提醒著我們,紅軍是一群多麼有紀律、有信仰的人。”
祁龍他們聽著,心中滿是感動。離開老人的家後,他們在赤水河畔久久佇立。紅軍戰士們的身影彷彿又一次浮現在眼前,那是一群為了理想和信念,不惜犧牲一切的人。
隨著行程的推進,他們的身心都發生了巨大的變化。祁龍和李白菏不再是那個只知道在公園裡打發時間的退休老人,他們的眼神中多了一份堅定和光芒;虎子和春燕也不再抱怨生活的瑣碎和平淡,他們對未來有了新的規劃和目標。
而他們的故事,還在繼續……